不止“癌”与“瘤”的区别:DLL3表达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还因组织学亚型与原发部位呈现显著异质性
时间:2025-09-05 12:09: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Delta样配体3(DLL3)在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中频繁表达,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然而,关于DLL3在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的表达数据十分有限,这些肿瘤包括肺外SCNE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及肺类癌。这种数据缺失使得人们无法判断其他类型的NEN是否适合作为抗DLL3治疗的潜在对象。本研究评估了1294例NEN和479例非神经内分泌癌中DLL3的表达情况,并将研究结果与组织学亚型、肿瘤部位及总生存期(OS)进行相关性分析。此外,研究还探究了67例配对的原发性NEN及其转移灶在转移进展过程中DLL3表达的一致性。
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癌(NEC)中DLL3的表达率(64.0%)显著高于GEP-NET和肺类癌(10.1%,p<0.001);其中,SCNEC中DLL3表达率最高(80.4%),其次为LCNEC(62.6%)和MiNEN(28.6%)。在肺类癌中,DLL3表达较为常见(41.5%),但在GEP-NET(5.1%)和非神经内分泌癌(1.3%)中则较为罕见。总体而言,转移灶与对应的原发性NEN之间DLL3表达的一致性较高(92.5%,p<0.001)。单变量分析显示,DLL3阳性表达的肺类癌(p=0.005)和GEP-NET(p=0.018)与OS缩短相关,但在对肿瘤分期和分级进行校正后的多变量分析中,这种相关性未再保持(p=无统计学意义)。在肺NEC(p=0.708)或GEP-NEC中,未观察到DLL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强调,不同亚型和部位的NEN中DLL3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且转移灶中DLL3表达与原发灶基本一致。基于DLL3的治疗可能对多数NEC和肺类癌有效,而对于GEP-NET和非神经内分泌癌,DLL3似乎并非主要治疗靶点。
研究背景
上皮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涵盖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NET)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C)。尽管NET具有转移潜能,但其临床病程通常较长,预后相对较好。与之相反,NEC是极具侵袭性的肿瘤,不仅预后显著差于NET,也差于起源于同一原发部位的非神经内分泌癌。尽管NET和NEC可通过基因特征和组织形态学加以区分,但二者均具有在全身多个解剖部位发生原发灶的特点。此外,这两类肿瘤在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临床阶段,因此亟需改进诊断和治疗策略。
DLL3作为Notch信号通路中的一种抑制性配体,已成为NEN治疗的潜在靶点,尤其在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中。目前,多种针对肺SCNEC中DLL3的治疗方式——如T细胞衔接分子、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近期,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药物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已获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肺SCNEC。此外,近期研究表明,在临床前小鼠模型及患者中,DLL3-PET CT成像用于SCNEC诊断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这些数据,再结合已有研究证实的非肿瘤组织中无DLL3表达这一结论,提示DLL3不仅可能是肺SCNEC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关注蛋白,或许也与所有NEN的诊疗相关。然而,与肺SCNEC不同,关于DLL3在肺外SCNEC、肺及肺外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及肺类癌中表达情况的数据仍十分匮乏。这一现状导致人们无法全面了解NEN中DLL3表达的整体情况,进而无法判断哪些类型的NEN可作为抗DLL3治疗或成像模式的可行靶点。
本研究旨在明确:DLL3表达是否仅存在于NEC中,还是在NET或非神经内分泌癌中也存在相似表达水平;探究DLL3表达在不同亚型、不同分级的NEC和NET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原发肿瘤部位的关联;最终分析DLL3表达能否用于区分NET或NEC中不同预后的亚组。为解答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对一个大型多中心队列(包含1294例NET和NEC,其中肺源性301例、肺外源性993例)进行了DLL3表达分析,同时纳入了67例配对的NEN转移灶样本及479例非神经内分泌癌样本作为对照。非神经内分泌癌具体包括239例原发性切除结直肠腺癌、91例胰腺腺癌、69例胃腺癌及76例肺癌(含58例肺腺癌、18例肺鳞癌)。所用抗体为VENTANA DLL3 SP347检测试剂盒(即用型)。
研究结果
NEN队列的临床病理特征:
本研究的多中心NEN队列包含980例原发性NET(占75.7%,含肺类癌)和314例原发性NEC(占24.3%),具体分布见图1A。按肿瘤部位划分:肺源性NEN 301例(23.3%)、GEP-NEN 978例(75.6%)、皮肤NEN(默克尔细胞癌)15例(1.2%),详细部位分布见图1C。在所有肿瘤中,除62.1%(803例)为不同部位的单灶性NET外,队列还包含177例空肠回肠NET(占13.7%),这些肿瘤来源于27例空肠回肠多灶性NET患者。314例NEC中,肺源性166例(12.8%)、GEP-NEC 133例(10.3%)、皮肤源性15例(1.2%);进一步按亚型分类:LCNEC 131例(41.7%)、 SCNEC 112例(35.7%)、MiNEN 56例(17.8%)、默克尔细胞癌15例(4.8%)。在高分化NEN中,NET分级分布为:G1级693例(70.7%)、G2级137例(14.0%)、G3级15例(1.5%);此外还包含96例肺典型类癌(TC,占9.8%)和39例肺非典型类癌(AC,占4.0%)。
表1
图1
另外的NEN转移队列包括51例(76.1%)转移性NET和16例(23.9%)转移性NEC。按转移部位划分:肝转移30例(44.8%)、淋巴结转移32例(47.8%)、其他部位转移(腹膜、软组织、肾上腺)5例(7.5%)。
总NEN队列中的DLL3表达情况:
在1294例NEN中,300例(23.2%)检测到不同程度的DLL3表达,994例(76.8%)为DLL3阴性(图1D)。按免疫反应评分(IRS)进一步分类:弱阳性(IRS 2-3)62例(4.8%)、中度阳性(IRS 4-8)76例(5.9%)、强阳性(IRS 9-12)162例(12.5%)。肺NEN和GEP-NEN不同IRS分组的DLL3表达示例分别见图2和图3。
图2
图3
NEC中的DLL3表达:
314例NEC中,201例(64.0%)检测到DLL3表达。其中,SCNEC(90/112,80.4%)和默克尔细胞癌(13/15,86.7%)的DLL3表达率(任意程度)显著高于LCNEC(82/131,62.6%)和MiNEN(16/56,28.6%)(p<0.001)。从表达强度来看,SCNEC中DLL3强阳性率(64/112,57.1%)显著高于LCNEC(p<0.001)。对于MiNEN,若考虑所有表达强度,其不同成分间的DLL3表达一致性较高(90%的病例);值得注意的是,当存在DLL3阳性表达时,非神经内分泌成分的染色强度始终弱于NEC成分。
肺NEC的总体DLL3表达率(130/166,78.3%)显著高于GEP-NEC(58/133,43.6%)(p<0.001);且肺NEC的强阳性率(92/166,55.4%)也显著高于GEP-NEC(34/133,25.6%)(p<0.001),具体见图1F。单独分析肺SCNEC与肺外SCNEC时,二者DLL3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32,图1G);相反,肺LCNEC(p=0.007)和肺MiNEN(p=0.04)的DLL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应的肺外亚型(图1H)。
NET及肺TC/AC中的DLL3表达:
980例NET/TC/AC中,99例(10.1%)检测到DLL3表达,其中弱阳性37例(3.8%)、中度阳性28例(2.9%)、强阳性34例(3.5%);881例(89.9%)完全为DLL3阴性。按肿瘤部位分析:肺AC(19/39,48.7%)和肺TC(37/96,38.5%)的DLL3阳性率显著高于GEP-NET(43/845,5.1%)(p<0.001)。在DLL3阳性的肺类癌中(DLL3阳性TC+AC:56/135,41.5%),大部分表现为强阳性(30/135,22.2%)或中度阳性(17/135,12.6%)(p<0.001);而DLL3阳性的GEP-NET中,大部分为弱阳性(28/845,3.3%),具体见图1I-J。
在肺类癌中,TC与AC的总体DLL3表达率(p=0.28)及DLL3表达组分布(p=0.45)均无显著差异(图1J)。在GEP-NET中,G3级NET(8/15,53.3%)的DLL3表达率显著高于G2级(6/15,4.4%)和G1级(29/693,4.2%)(p<0.001)。
NET与NEC的DLL3表达对比:
在总队列中,NEC的DLL3总体表达率(任意程度,201/314,64.0%)远高于NET和肺类癌(99/980,10.1%)(p<0.001);且NEC中中度至强阳性的比例(176/314,56.1%)也显著高于NET/TC/AC(62/980,6.3%)(p<0.001),具体见图1E。
分别对肺NEN和GEP-NEN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LL3表达仍与NEC显著相关(均p<0.001),且肺NEC的DLL3表达率(130/166,78.3%)高于GEP-NEC(58/133,43.6%)。
对比GEP-NET G3级与GEP-NEC:若考虑所有表达强度,二者DLL3阳性率无显著差异(GEP-NET G3级阳性8/15 vs GEP-NEC阳性58/133,p=0.508);但DLL3强阳性主要见于GEP-NEC,而GEP-NET G3级的DLL3表达强度普遍较低,仅1例表现为强阳性(GEP-NET G3级强阳性1/15 vs GEP-NEC强阳性34/133,p=0.003)。
原发性NEN与转移灶的DLL3表达对比:
对原发性NEN及其对应转移灶的DLL3表达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一致性较高:总体DLL3表达(阳性vs阴性)在92.5%的配对样本中一致(62/67,p<0.001);若评估具体DLL3表达组,91%的配对样本具有相同IRS评分(61/67,p<0.001)。6例原发灶与转移灶DLL3表达不一致的配对样本中,5例表现为DLL3表达升高(多为原发灶阴性、转移灶阳性);仅1例肺LCNEC的转移灶完全丢失DLL3表达。
DLL3表达在肺及肺外NEN中的预后意义:
如预期(因DLL3表达与NEC相关),在总NEN队列中,DLL3表达(任意程度)与更差的OS相关(p<0.001);但不同DLL3表达组间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
单独分析显示,NEC中DLL3表达与生存期无关联(p=0.32,数据未展示);进一步细分肺NEC(p=0.708)和GEP-NEC(p=0.87)后,结果仍一致。单变量分析显示:DLL3阳性的肺TC/AC(p=0.005,中位OS未达到)和DLL3阳性的GEP-NET(p=0.018,中位OS:DLL3阳性组80个月vs DLL3阴性组106个月)的OS显著缩短。但在对pTNM分期、分级、性别和年龄进行校正后的多变量分析中,这种关联未再保持(肺类癌和GEP-NET均p=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未展示)。
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DLL3表达:
研究纳入479例原发性切除的非神经内分泌癌(含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其中DLL3表达罕见(6/479,1.3%):2例胃腺癌表现为弱阳性(2/69,2.9%)、4例肺癌表现为阳性(1例弱阳性,占1.3%;3例中度阳性,占3.8%);所有非神经内分泌癌中均未观察到DLL3强阳性,且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均完全为DLL3阴性(图1J)。
讨 论
DLL3已成为肺SCNEC的治疗靶点。靶向DLL3的T细胞衔接器在复发/难治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疗效,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等其他类型的药物目前也正处于(临床前)临床评估阶段。尽管这些最新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了DLL3作为这类难治性癌症关键关注蛋白的地位,但现有数据的局限性使得人们无法得出关于DLL3在其他类型肺NEN、肺外NEN以及非神经内分泌癌中潜在治疗作用的结论。
本研究对包含1294例NEN和479例非神经内分泌癌的综合队列进行了DLL3表达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仅NEC与NET总体上存在显著的DLL3表达差异,且在它们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分级及解剖部位之间,这种差异同样显著。
大多数NEC均表现出DLL3表达,其中SCNEC的DLL3表达频率最高,且多数呈强阳性、弥漫性表达。SCNEC中DLL3的高表达率与此前针对肺SCNEC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些研究均强调了DLL3对这类肿瘤的治疗潜力。胃肠胰SCNEC与肺SCNEC的DLL3表达水平相当,这表明NEC这一形态学亚型的DLL3表达模式相对一致,也为靶向DLL3的治疗可能对肺外SCNEC具有相似疗效带来了希望。
然而,在其他NEC亚型中,DLL3表达则相对不明显。与SCNEC相比,LCNEC和MiNEN的DLL3表达率显著更低——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总体表达率上,还体现在表达强度上。与SCNEC不同,肺源性和肺外源性LCNEC、MiNEN的DLL3表达也存在显著差异:肺LCNEC和肺MiNEN的DLL3表达率远高于胃肠胰来源的对应亚型。LCNEC和MiNEN中DLL3表达情况更具异质性,这意味着部分亚型(尤其是胃肠胰来源的亚型)可能对靶向DLL3的治疗反应较差。
本研究分析还揭示了肺类癌与GEP-NET之间的显著差异。TC和AC中DLL3表达相对常见,这也使得这些高分化肺NEN成为基于DLL3的治疗的潜在靶点。然而,在GEP-NET中,DLL3表达则相对罕见,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GEP-NET而言,DLL3可能并非理想的治疗选择。这些结果还为DLL3在鉴别诊断高分化NEN与NEC中的意义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肺部,DLL3对二者的鉴别价值有限,因为相当一部分肺类癌呈DLL3阳性,且其中不少病例表现出至少中度甚至强阳性表达;在胃肠胰NEN中,GEP-NEC的DLL3表达率显著更高(p<0.001),43.6%的GEP-NEC总体呈DLL3阳性;相反,仅5.1%的GEP-NET表现出DLL3表达,且其中仅0.5%呈强阳性。但需谨慎解读这些发现——本研究纳入的GEP-NET G3级病例数量相对较少(n=15),而该亚型是最难与NEC鉴别的群体。若考虑所有表达强度,GEP-NET G3级与GEP-NEC的DLL3表达频率相当;尽管两组均存在DLL3强阳性病例,但GEP-NEC中强阳性比例更高。鉴于本研究中GEP-NET G3级样本量有限,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充分地评估DLL3在该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不过,初步数据表明,DLL3在区分GEP-NET G3级与GEP-NEC方面的诊断效用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索的另一个临床相关问题是DLL3表达在肿瘤转移进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因为许多NEN在确诊时或疾病进展过程中已出现转移。为探究这一问题,研究分析了队列中67个转移灶样本的DLL3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原发灶与转移灶的DLL3表达一致性较高。在少数表达不一致的病例中,大部分表现为DLL3表达升高,仅1例初始呈强阳性的肺LCNEC在转移灶中完全丢失了DLL3表达。这些发现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转移灶中DLL3表达情况与原发灶高度一致。因此,当无法获取原发灶活检样本时,通过检测转移灶中DLL3表达情况,可对原发灶的DLL3表达水平进行可靠评估。但在少数情况下,对转移灶进行额外检测可能仍有必要,尤其是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以及原发灶初始检测为DLL3阴性的肿瘤中。
本研究还探索了DLL3表达的潜在预后意义。在肺NEC或GEP-NEC中,DLL3表达均无预后意义——考虑到NEC本身具有高度侵袭性,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探索性单变量分析显示,DLL3阳性的肺类癌和GEP-NET患者总生存期更短;但在对肿瘤分期和分级进行校正后的多变量分析中,这种关联未再保持。尽管如此,在高分化NEN中观察到的DLL3阳性与较差生存期的单变量关联仍值得关注,未来需在更大规模队列中进一步验证。
最后,本研究还探索了非神经内分泌癌中DLL3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类肿瘤中DLL3表达极为罕见(即使存在表达,也多为弱阳性),这表明DLL3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NEN。有趣的是,对MiNEN中神经内分泌成分与非神经内分泌成分的DLL3表达进行单独分析发现:尽管非神经内分泌成分的DLL3表达强度通常弱于神经内分泌成分,但二者总体表达模式基本一致。这一观察结果提示,靶向DLL3的治疗可能对MiNEN中的非神经内分泌成分也具有一定疗效,同时也与MiNEN中神经内分泌成分与非神经内分泌成分具有共同起源的理论相符。
由于本研究队列规模较大,大部分分析基于组织芯片(TMA)进行,这意味着研究结果可能无法完全反映DLL3潜在的肿瘤内异质性——此前已有研究提及这一现象。不过,通过将一整个TMA块的检测结果与对应全组织切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一致性良好,因此研究团队认为这一局限性影响相对较小。另一项局限性在于,可用于比较原发NEN与转移灶的配对转移灶样本数量相对较少,未来研究需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探究这一问题。
本研究全面呈现了NET和NEC中DLL3的表达情况,强调了不同组织病理学亚型及原发肿瘤部位之间的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LL3的治疗可能对相当一部分NEC和肺类癌有效;但由于GEP-NET和非神经内分泌癌中DLL3表达罕见,DLL3对这些肿瘤而言并非理想的治疗靶点。未来临床试验应重点评估靶向DLL3的治疗在GEP-NEC、肺LCNEC以及肺类癌中的疗效,同时也需探究DLL3表达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优化患者筛选中的潜在作用。此外,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探索针对DLL3阴性肿瘤的替代治疗策略,并深入理解不同类型NEN中DLL3表达的分子机制。
“DLL3蛋白表达检测”项目,基于免疫组化(IHC)平台,指导小细胞肺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使用塔拉妥单抗等DLL3靶点药物疗效;以及入组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Schmitt M, Bohnenberger H, Bartsch DK, et al. DLL3 Expression in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and Neuroendocrine Tumours: Insights From a Multicentric Cohort of 1294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Endocr Pathol. 2025;36(1):9. Published 2025 Mar 28. doi:10.1007/s12022-025-09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