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5-09-06 12:17: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锌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一千多种酶促反应和二千多种转录因子的辅助因子,对组织的发育、分化和细胞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锌还具有维持生殖功能、调节免疫、促进创伤修复、抗氧化、防止紫外线损伤及抗雄激素等功能。正常人体锌的摄入全部来源于食物,经肠道吸收,大小便是主要的排泄途径,摄入不足或排泄过多均可导致锌缺乏。锌的含量稳定保持在2~3g,皮肤是人体中锌含量最高的第三大组织(骨骼肌60%,骨骼30%,肝脏5%和皮肤5%)。锌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炎性因子的产生、抗原提呈、真皮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对于维持皮肤健康有重要作用。
几个世纪前,锌剂如氧化锌或炉甘石就用于皮肤伤口的愈合。目前除了我们熟知由锌缺乏引起的疾病,如肠病性肢端皮炎,可通过口服补锌逆转。近些年锌剂也被发现在一些发病与锌无明确关联的皮肤病中治疗有效,为此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系统回顾。
锌对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
1、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和成人中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损,可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永久性瘢痕。痤疮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有遗传、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皮脂腺滤泡中痤疮丙酸杆菌定植、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其中皮脂生成过多和炎症反应是主要环节。20世纪70年代,Fitzherber发现在使用锌治疗肠病肢端皮炎后患者的寻常痤疮得到了改善,后来有研究发现痤疮患者血清锌水平较正常人偏低,同时血清锌水平可能与寻常痤疮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有关。Cervantes发现锌可减少皮肤油脂分泌,同时口服锌制剂疗效可能优于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但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既往研究认为含乙酸锌的红霉素软膏疗效较单一红霉素软膏好,认为锌与抗生素(红霉素等)的结合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抵抗,并增加抗生素的吸收,但最新研究显示含或不含乙酸锌的红霉素软膏治疗痤疮疗效无显著差异。此外,锌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抑制IL-6和TNF-α及其他炎症介质(如NO)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锌还可以直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抑制5α-还原酶的作用减少二氢睾酮 (DHT)的产生从而抑制皮脂腺的分泌。理论上锌可通过上述机制发挥作用治疗寻常痤疮,且较多研究表明锌治疗寻常痤疮是有效的,但大多数相关研究都存在样本量小、随访周期短、缺乏疗效评估标准等问题,因此,还需要进行额外大规模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明确锌治疗寻常痤疮的最佳方案及相关机制。
2、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在颜面中部,以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疱为表现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面部皮肤局部免疫失调及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等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同时,氧化应激失衡、毛囊蠕形螨的局部反复感染及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锌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等作用,理论上锌可用于治疗玫瑰痤疮,但其有效性具有争议。Sharquie等]对25例玫瑰痤疮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口服硫酸锌可显著减少脓疱、丘疹的数量,改善玫瑰痤疮的严重程度。但Bamford等的试验中,22例患者每天两次口服220mg硫酸锌,另22例患者口服安慰剂,共90d,结果发现两组病例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无显著下降,且补锌组的效果不如安慰剂组。但他们的研究均存在样本量少、研究对象种群单一等问题,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偏倚的风险,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锌在玫瑰痤疮中的作用。
3、湿疹:
目前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因锌剂有抗炎和再上皮化的作用,故可用于湿疹的治疗。林能兴等采用自身单盲对照试验观察了50例慢性肥厚性湿疹患者, 在给予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4周后,其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 88.00%和38.00%,对照组为32.00%和6.00%,有统计学差异,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4、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疾病,临床常见,治疗手段也多种。Sadeghian等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观察到外用0.25%吡硫翁锌乳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效果好。廖非等对国内多篇关于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证明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此外,Verma等报道一例口服醋酸锌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效果可。锌剂在银屑病中的作用考虑跟其抗炎、免疫调节有关。
5、白塞病和阿弗他溃疡:
白塞病是以口腔、生殖器溃疡及虹膜炎为特征的脉管炎性疾病。阿弗他溃疡则表现为反复的疼痛性口腔溃疡,好发于青少年。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32例患者口服硫酸锌100mg日3次,连续治疗三个月,结果被证明治疗白塞病安全有效。复发性的阿弗他溃疡患者中血清锌较正常人低,故锌剂被用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治疗。在一项双盲对照试验中给予口服硫酸锌(100mg日3次)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效。国内多篇文献报道口服甘草锌治疗复发性的阿弗他溃疡效果明显,而且能减少复发率。
6、皮肤溃疡和创伤:
锌剂因有促伤口愈合的作用,故很早就用于伤口或溃疡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患者中血清锌和皮肤锌较正常偏低;但对于是否给予口服锌剂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尚存在争议,不过可用于锌缺乏的溃疡患者;含有氧化锌的外用制剂被证明治疗下肢动脉和静脉性溃疡、压力性溃疡及糖尿病足溃疡有效,而且氧化锌优于硫酸锌。Sehgal等用含有苯妥英钠和氧化锌的糊膏治疗40例麻风患者的营养不良性溃疡,经过4周治疗,55%患者溃疡面愈合,而 82.5%溃疡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而且郭振荣等发现烧伤创面中皮肤锌含量降低,创面补锌能促进伤口愈合。锌在皮肤溃疡或创面治疗中作用考虑跟其抗炎、促进表皮细胞再生及成纤维增生有关。
锌对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
1、花斑癣:
1%吡硫嗡锌被证明是治疗花斑癣的一 种有效方法,其原因与它的抗炎及对糠秕孢子菌的毒性有关。在一项单盲对照研究中,Sharquie等使用15%硫酸锌治疗30例花斑癣患者,每日1次,3周后所有患者皮疹消失,真菌检查阴性。
2、疣:
很多研究表明局部或口服锌剂治疗病毒疣安全有效。Mun等观察了26例多发性疣患者,口服硫酸锌(10mg/kg·d)2个月,其清除率为 50%,半年后无复发。Sharquie等针对硫酸锌治疗病毒疣 进行了双盲随机临床实验。90例患者(50例寻常疣和40例扁平疣)局部外用10%和5%硫酸锌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10%和 5%硫酸锌溶液及蒸馏水治疗扁平疣治愈率分别为85.7%,42.8%和10%;而治疗寻常疣的治愈率分别11%,5%和0%,治疗后2~6个月随访无复发。因此外用或口服锌剂是治疗疣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是最常见的病毒疣之一。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臂等暴露部位,以皮色或褐色、散在或群集的扁平角化性丘疹为特征。Ghanem等发现顽固性病毒疣患者的血清锌水平均低于普通病毒疣患者,大多数持续性、进行性或复发性病毒疣患者存在锌缺乏问题,这可能与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相关。锌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锌会改变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胸腺萎缩,继而引起T细胞淋巴减少,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通过补充锌制剂或可治疗病毒疣。既往研究表明,外用及口服硫酸锌治疗扁平疣有效,而最新研究发现局部注射硫酸锌也可治疗扁平疣。该研究中1例11岁的顽固性多发扁平疣的儿童,通过在病灶内注射一次2%硫酸锌溶液后病灶得到完全清除。一方面锌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另一方面锌还可以通过抑制病毒蛋白酶和聚合酶的酶促过程以及病毒附着、感染和脱壳等物理过程发挥抗病毒作用从而治疗扁平疣。锌制剂在治疗扁平疣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对于顽固性复发性扁平疣,锌制剂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3、生殖器疱疹:
很多文献表明Zn2+能抑制疱疹病毒。醋酸锌凝胶被发现在预防 HSV-2及HIV感染有效。Mahajan等分别用1%、2%和4%硫酸锌治疗9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治疗时间3个月,结果显示浓度越高的硫酸锌越能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疱疹复发。但目前缺乏足够多的文献推荐使用。
4、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首选五价剃剂,但有心脏、肾脏毒副作用。锌剂皮损内注射或口服,被证明治疗皮肤利什曼病有效。虽然口服硫酸锌成本低、安全性更高,但因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故目前锌剂尚不能单独用于该病。
锌对头发疾病的治疗
1、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系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易反复发作的浅表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红斑、油腻性鳞屑,常伴有瘙痒,成人面部脂溢性皮炎患病率高达10%。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皮脂腺分泌旺盛、免疫功能紊乱及马拉色菌感染等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密切相关。Aktas Karabay等发现脂溢性皮炎患者的血清锌水平显着降低。贾祎鹏等对55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每天2次。治疗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表明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优于丁酸氢化可的松。
另一 关于甘草锌颗粒口服和丁苯羟酸软膏联合治疗脂溢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丁苯羟酸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丁苯羟酸软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锌可通过抑制雄激素活性、调节皮脂的生成及抗炎和抗马拉色菌活性协助治疗脂溢性皮炎,但相关报道及研究较少,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充分确定锌在脂溢性皮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其机制。
2、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脱发性疾病。 因能正常化与锌相关的酶-雄激素系统,故锌被用于雄激素性脱发治疗。虽效果逊于5%米诺地尔搽剂,但1%吡硫翁锌溶液能促进雄激素脱发患者的毛发生 长。斑秃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是否存在血清锌缺乏尚存在争议。不过Sharquie等在一项双盲随机交叉对照试验中,给予斑秃患者硫酸锌(5mg/kg·d)口服,分3次服用,6个月后62%的斑秃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目前口服锌剂被认为斑秃 的三线治疗。
锌对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
1、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和毛囊的泛发性或局限性白斑,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为0.1%~2.7%。目前认为白癜风发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氧化应激、黑素细胞自毁、日晒、维生素D代谢异常、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Zeng等的研究显示白癜风患者的血清锌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血清锌水平与白癜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负相关,上述发现为白癜风的治疗带来了新方向。
国外学者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比较了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硫酸锌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其中16例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另19例患者在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硫酸锌溶液,4个月后糖皮质激素加锌组的平均缓解率更高。锌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调节免疫、抑制黑素细胞凋亡、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调节黑色素生成等机制来治疗白癜风,但口服锌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高,限制了其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同时,虽然上述研究显示锌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缓解率更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还需要对更多有效的研究来充分确定口服锌在治疗白癜风中的疗效及机制。
2、黄褐斑:
黄褐斑是最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面部淡褐色或咖啡色对称分布的色素斑,东亚人发病率高,且多发于FitzpatrickⅢ~Ⅴ型深色皮肤类型的中青年女性。黄褐斑在影响美观的同时,对患者情绪状态、正常社交及日常生活均有严重负面影响。黄褐斑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紫外线暴露、性激素异常、甲状腺疾病、微量元素缺乏及服用抗抑郁药等,此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皮肤光老化均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病过程。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血清锌低于正常人,因此推测锌或可用于黄褐斑治疗。14例黄褐斑患者在局部使用10%硫酸锌治疗2个月后,平均MASI评分提高了49.8%,且疗效保持了3个月。
另有研究表明局部应用10%硫酸锌治疗黄褐斑有效但疗效不如氢醌,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氢醌霜。此外,黄褐斑治疗非常强调防晒的重要性,氧化锌也因其廉价及安全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性防晒中,它可单独或联合其他物理(如:氧化钛)或化学的防晒成分使用。锌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防晒的作用,可修复受损皮肤,防止黑素细胞的激活。这些机制使锌成为黄褐斑的潜在治疗选择,但有限的研究表明锌不适用于黄褐斑的单一治疗,将其与氢醌乳膏等其他局部用药联合使用可能会更好。
防止光损伤和皮肤肿瘤
锌能吸收UV保护皮肤免受光损伤。氧化锌也因其廉价及安全被广泛地用于物理性防晒,它可单独或联合其它物理的(如氧化钛)或化学的防晒成分使用。目前市面上有超细和纳米级的氧化锌,它能更好地满足美容需求及提供光保护。此外锌剂也被用于日光引起的癌前病变及皮肤肿瘤。有报道外用25%硫酸锌(每日2次)治疗日光性角化病,3个月后病灶被明显清除。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病变位于头面部。BCC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但目前年轻人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且女性发病率的增加速度更快。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为紫外线照射导致DNA突变从而触发癌变,因此,避免紫外线照射是预防BCC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有研究发现基底细胞癌患者的血清锌水平显著下降,可能与氧化应激过程中过度消耗锌有关。氧化锌是一种便宜有效的防晒成分,可有效阻挡UVA-1,其防晒效果优于氧化钛,氧化锌通过有效的防止光损伤作用预防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高浓度的锌还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诱导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和组织坏死。同时,锌抗氧化、DNA修复、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也可发挥治疗基底细胞癌的作用。有报道称在局部注射2%葡萄糖酸锌溶液后,100个基底细胞癌病灶都有明显缩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相关文献较少,故应用锌剂治疗基底细胞癌尚待研究。
小结
锌是皮肤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一种重要微量营养素,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因而广泛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但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仍欠缺更科学、系统的研究来证实锌在痤疮、黄褐斑、玫瑰痤疮、白癜风、扁平疣、脂溢性皮炎、基底细胞癌等面部损容性皮肤病中的疗效及机制,因此,锌不能作为一线治疗手段。但锌制剂价格普遍实惠,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在其他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时可以选作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年,成琼辉,雷霞,伍津津.锌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33(7):444-446.
2.谢兴雨,王景燕,邓映等.锌在损容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22,6(31):182-185.
3.阙守红,艾菁,刘雅慧,等.锌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6,23(6):422-424.
4.其他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