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LC 2025: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依据!Atezolizumab 联合 Bevacizumab中位总生存期超22个月,不良事件可控
时间:2025-09-08 12:13: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的研究重心。近年来,免疫治疗,特别是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的抗体药物,显著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与此同时,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另一条重要路径。结合这两类治疗策略的新兴治疗模式,尤其是抗PD-L1药物Atezolizumab与抗血管生成药物Bevacizumab的联用,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潜力。
肺癌的治疗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患者整体生存率依然不容乐观。传统化疗的副作用和疗效局限促使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开启了肺癌治疗的新篇章,部分患者实现了长期缓解。但单一免疫治疗尚存在疗效不均一和耐药问题。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干扰肿瘤供血,抑制肿瘤生长,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成为研究热点。
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荟萃分析,涵盖了至2025年1月在PubMed、Embase及Scopus数据库中检索的相关临床试验。采用医疗主题词(MeSH)检索策略,关键词包括“Atezolizumab”、“Bevacizumab”及“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共纳入7项临床试验,涵盖960名患者,均接受联合治疗。利用R软件进行比例分析,评估疗效及安全性指标。
结果显示,中位客观响应率(ORR)为61%,显示出较高的肿瘤缩小比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8.93个月(95%CI:7.43-10.43),表明联合用药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中位总生存期(OS)为22.8个月(95%CI:17.58-28.02),显著提升患者生存时间。中位响应持续时间(DOR)为7.44个月,提示治疗效果稳定持久。这些数据表明,Atezolizumab和Bevacizumab的联合方案对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在延长生存和控制肿瘤方面效果显著。
在安全性方面,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99%,反映出治疗期间几乎所有患者均经历副作用,但大多数为轻度至中度。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91%,其中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约25%的患者因不良事件需要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然而,因不良事件永久停药的比例较低,仅为2%。死亡相关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样为2%,体现出了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虽然联合治疗带来了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多数事件可控,且严重不良事件较少,安全性总体可接受。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不仅为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我们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血管生成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宝贵数据。基于目前的证据,临床医生应考虑患者个体差异,谨慎评估治疗风险与收益,推动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此外,专家们呼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联合治疗的长远疗效和安全性,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tezolizumab combined with 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