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突破CLN3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治疗困局!Miglustat长期应用显成效,或减缓运动功能退化
时间:2025-09-11 12:14: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NCL)是一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变,常导致视力丧失、运动障碍、认知功能衰退及癫痫等症状。其中,CLN3型是儿童期发病最常见的NCL亚型之一,通常在学龄期出现症状,随后逐步恶化,目前尚无有效的疾病修饰治疗。 Miglustat是一种已被用于某些溶酶体贮积病(如戈谢病)的基质减少疗法药物,通过抑制糖脂合成减少异常物质的累积,理论上适用于CLN3的治疗。此前的动物实验和细胞模型研究已表明Miglustat可能对CLN3有益,但临床数据尚缺乏。
本研究为开标签、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于意大利罗马的Bambino Gesù儿童医院开展。研究对象为确诊CLN3的患者,通过口服Miglustat逐渐调整剂量,目标剂量为15 mg/kg/日,最高不超过600 mg/日。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评估,主要采用统一Batten病评分量表(UBDRS)的体能子量表来评估运动功能的变化。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UBDRS体能子量表的年变化率。研究同时关注药物的安全性,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共纳入6例CLN3患者,其中女性占33%,患者中位年龄约20.3岁,随访时间中位数近4年。患者的UBDRS体能评分年均增加1.96分(±0.80),提示运动功能退化依然存在但速度较历史对照组有所降低。此外,Miglustat总体耐受良好,仅出现轻微且自限性胃肠道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图:CLN3病患者接受Miglustat治疗后UBDRS评分的年变化率
综上,Miglustat在CLN3患者中的长期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可能减缓患者的身体功能衰退速度。该发现为CLN3等溶酶体贮积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尽管样本量较小,但为未来更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样本数量有限(仅6例患者),且存在遗传异质性和开放标签设计,缺乏对照组,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和科学严谨性。此外,CLN3的病程进展缓慢,4年随访虽然较长,但仍需更长期的数据以确认疗效。
原始出处
Jonathan W. Mink,Jennifer Vermilion,Is Miglustat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LN3 (Batten)Disease?, Neurology, 105, 7, (2025)./doi/10.1212/WNL.0000000000214224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