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现状及预后分析
时间:2025-08-28 12:10: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疾病,部分患者需接受外科手术以改善预后。尽管现有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推荐多种手术指征,全球手术实施率存在较大差异,约20%-50%不等。此前多为三级医院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难以反映真实人群的手术应用情况。2023年ESC指南进一步降低了手术指征的阈值,建议更积极地开展手术治疗,但高龄合并多病患者的手术风险依然是临床决策的难题。
本研究基于丹麦国家感染性心内膜炎数据库(NIDUS),全面评估了左心IE患者的手术治疗实践与预后。结果显示,约40%的患者具备手术指征,但仅有50%接受了手术治疗。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其院内和一年死亡率显著高于手术组患者。
研究人员纳入2016至2021年丹麦全国NIDUS注册中所有左心IE患者,依据2015年ESC指南定义的一级手术指征(心力衰竭、失控感染、持续性或增大植被≥10mm等)及植被大小,将患者分为三组:有手术指征且接受手术、有手术指征但未接受手术、无手术指征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患者的院内及一年全因死亡率,同时分析未手术原因及相关临床因素。
研究人群流程图
结果显示,共纳入3017例左心IE患者,其中1317例具备手术指征,662例(50.3%)接受手术,655例(49.7%)未接受手术。未手术组患者中,年龄中位数为75.9岁,显著高于手术组66.9岁,伴随更多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手术组以链球菌感染为主,非手术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居多。
图:按研究组分层的微生物学病因
未接受手术但有指征的患者院内死亡率为31.8%,显著高于手术组12.5%及无指征组15.7%;一年死亡率更是达到50.5%,远超手术组17.0%及无指征组33.5%。高手术风险(22.8%)是最常见的拒绝手术原因。多变量分析确认未手术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图:手术指征的总体情况
总之,本研究揭示了真实世界中左心IE患者手术治疗的不足及其严重后果。患者群体的年龄和合并症负担是影响手术决策的重要因素,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手术率最低,这可能与其高度毒力导致的血流栓塞、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相关。尽管手术组患者预后较好,但因其更年轻且合并症较少,存在指征混杂偏倚。现有手术风险评分(如EndoSCORE、Risk-E、STS IE评分)在外部验证中表现有限,亟需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工具辅助临床决策。高龄、衰弱及多病共存患者的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原始出处:
Graversen PL, Østergaard L, Hadji-Turdeghal K, Møller JE, Bruun NE, Povlsen JA, Moser C, Smerup M, Søgaard P, Jensen HS, Modrau IS, Jensen AD, Petersen JK, Havers-Borgersen E, Stahl A, Helweg-Larsen J, Faurholt-Jepsen D, Bundgaard H, Iversen K, Køber L, Fosbøl EL. Clinical Practi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ef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Nationwide Data from the NIDUS Registry. Circulation. 2025 Aug 21.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5.07460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83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