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5 | 中国之声: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检出率及超声心动图特征

时间:2025-08-28 12:1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肥厚型心肌病(HCM)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是由于编码肌小节相关蛋白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或病因不明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左心室壁受累常见。超声心动图是 HCM 的首要诊断工具,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存在延迟或漏诊情况。因此,更早、更准确地识别 HCM 患者至关重要。目前,关于 HCM 的基于人群的筛查研究较为匮乏,中国国内亦缺少针对 HCM 患病率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202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将于 8 月 29 日至 9 月 1 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作为备受关注的遗传性心脏病,HCM成为本次大会的重磅议题之一。我国学者发表了一项基于中国 9 家大型医疗中心的超声心动图数据库,调查 2023 年经超声心动图检出的HCM患者(及其主要亚型)的检出率与超声心动图特征。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数据来源于各参与中心的超声心动图数据库,纳入对象为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所有门诊患者、急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纳入所有经超声心动图检出的成年 HCM 患者。对于接受过多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采用其在研究期间内首次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现行指南推荐,将左心室任意部位舒张末期室壁厚度≥15 mm 定义为 HCM ;对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30 mmHg(经证实者),进一步将其定义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

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9家医疗中心共开展 655383 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 1925 例患者符合 HCM 诊断标准,因此该队列中 HCM 的检出率约为 0.29%。在 HCM 患者中,平均年龄为 59.1±15.0 岁,男性占比 71.5%;所有 HCM 患者的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平均值为 18.9±3.9 mm。其中,172/1924 例(8.9%)患者符合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诊断标准。在 oHCM 患者中,91/172 例(52.9%)在静息或激发试验时表现出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50 mmHg。与非梗阻性 HCM 患者相比,oHCM 患者的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显著更大,且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生率显著更高。

综上,2023 年 HCM 的检出率约为 0.29%,这与其他关于HCM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的患病率相符。然而,oHCM检出率相对较低,其背后原因可能与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力阶差的动态性有关,部分患者仅在应激或激发状态下(如Valsalva动作、运动或药物激发)才表现出明显的梗阻,而在静息状态下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能漏诊。目前,激发试验在临床实践中尚未实现标准化和普遍应用,尤其在非专科中心或超声心动图操作人员缺乏相关培训的情况下,往往仅依赖静息状态下的测量结果进行判断,从而导致oHCM的低估。此外,激发手法的操作规范性、压力阶差测量的准确性以及对多普勒频谱的判读能力,均对oHCM的诊断敏感性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
https://esc365.escardio.org/esc-congress/abstract?text=china&docType=All&days&page=1&vue=cards

上一篇: ESC 2025 发布INCREASE试...

下一篇: Circulation:左心感染性心内膜...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