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5 发布INCREASE试验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时间:2025-08-28 12:10: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旨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然而,在心脏外科领域,支持ERAS的循证医学证据仍较为有限。

8月29日-9月1日,发表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5)上的一项INCREASE 试验,旨在评估基于ERAS干预措施在心脏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NCREASE 试验是一项随机、平行、双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比较ERAS方案与常规护理在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由一个多学科协作网络实施,包括2家大学附属医院、7家转诊医院、8家康复中心、1家人寿保险公司及1个患者倡导组织。干预组(IG, n=101)接受标准化ERAS方案治疗,内容涵盖术前预康复、早期拔管,以及术后管理优化(如术后3小时内启动物理治疗);对照组(CG, n=100)则接受常规治疗。

研究设定两个共同主要终点:(a)术后1年内因心脏相关原因导致的住院天数(加权总住院日,优效性假设);(b)出院时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的躯体功能(非劣效性假设)。主要结局分析基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群体(改良意向性治疗人群,mITT)。

结果显示,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共纳入201例拟行微创瓣膜手术的患者(平均年龄57±13岁,男性占72%),随机分配至干预组(n=101)和对照组(n=100)。其中190例患者构成mITT人群(IG: 93例;CG: 97例)。

术后1年内因心脏原因所致的加权总住院时间为:干预组为9.0±11.6天,对照组为11.7±13.1天。校正后平均差异为-2.7天(95%CI: -6.3, 0.9;P=0.07),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敏感性分析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干预组住院频率显著降低,校正后比率比为0.71(95%CI: 0.60–0.85;P<0.01),支持ERAS方案的优势。

在符合方案集人群中,干预组出院时6MWT距离为380.0±117.5米,对照组为382.8±106.0米。在校正基线6MWT值后,两组间平均差异为-14%(95%CI: -43%, 15%),其置信区间下限超过预设的非劣效性界值(-15%),未满足非劣效性标准(单侧P=0.48)。若未校正基线差异,则两组6MWT均值差异为-1%(95%CI: -10%, 8%),达到非劣效性标准(单侧P=0.001)。

综上,在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中,ERAS方案具有可行性且安全性良好。尽管主要优效性终点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敏感性分析提示,ERAS组患者术后一年内心脏相关再住院时间更短。此外,尽管ERAS组患者出院时间更早,但在不考虑基线功能差异的情况下,其出院时的躯体功能与对照组相当,表明该模式未对早期康复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

https://esc365.escardio.org/esc-congress/abstract?text=&docType=All&days&page=2&vue=cards

上一篇: ESC 2025: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

下一篇: ESC 2025 | 中国之声:中国肥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