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 mGPSP评分可以用于指导免疫治疗的跨线使用

时间:2025-09-13 12:12: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导读

背景: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中,进展后继续治疗(Treatment Beyond Progression)较为常见,但目前缺乏筛选跨线治疗获益患者的生物标志物。该研究探索了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作为生物标志物指导TBP患者选择的潜力。

方法:该研究对三项随机III期试验(IMmotion151[肾细胞癌]、OAK[非小细胞肺癌]和IMvigor211[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三个mGPS风险组。主要终点是首次评估疾病进展(PD)后,不同mGPS风险组的进展后总生存期(PPOS)。

结果:在这三项临床实验中,患者PD时的mGPS(PD-mGPS)有非常显著的预后价值。与PD-mGPS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的PPOS显著缩短(肾癌HR=18.3, 95%CI 6.71-50.0, p<0.001;尿路上皮癌HR=4.16, 95%CI 2.58-6.69, p<0.001;非小细胞肺癌HR=2.53, 95%CI 1.70-3.77, p<0.001)。但是仅PD-mGPS低风险患者能从免疫跨线治疗中获益(肾癌:HR=0.18, 95%CI 0.06-0.55, p=0.002;尿路上皮癌:HR=0.59, 95%CI 0.34-1.00, p=0.052;非小细胞肺癌:HR=0.62, 95%CI 0.41-0.92, p=0.018),而中/高风险组无显著获益。

结论:影像学PD时的mGPS水平可用于筛选预后较好且能从阿替利珠单抗持续治疗中获益的患者(Eur J Cancer. 2025 Jan 17: 215: 115163. doi: 10.1016/j.ejca.2024.11516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一针就能“刺死”肿瘤?肝癌消融治疗手术究...

下一篇: 【论肿道麻】通过术前康复优化肿瘤外科手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