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圈炸锅!浙江中医药大学团队揭秘:滋阴补肾不是玄学!“熟地黄-山茱萸”通过科学通路让骨头“逆龄生长”!
时间:2025-09-01 12:11: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糖尿病骨质疏松(DO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骨并发症之一,以骨量减少、微结构破坏和骨折风险显著升高为特征。临床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概率比正常人群高4~5倍,而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强度下降。长期高血糖通过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积聚及慢性炎症反应,抑制成骨细胞(OB)分化,同时激活破骨细胞(OC),最终导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目前西医治疗以降糖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为主,但存在胃肠道反应明显、价格昂贵、长期依从性差等问题。
传统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DOP病机属“消渴并发骨痿”,治宜“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熟地黄(RR)与山茱萸(CF)是滋阴补肾经典药对,临床常用于糖尿病及骨质疏松防治,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团队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及高糖损伤MC3T3-E1成骨细胞为模型,结合UPLC-Q-Exactive-MS、Micro-CT、网络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揭示了“RR-CF”通过PI3K/AKT通路改善DOP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图1 论文首图
RR-CF的化学成分分析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MS)共鉴定出56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前10个成分依次为莫诺苷、马钱苷、山栀子苷甲酯、甘露三糖、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马钱酸、桃叶珊瑚苷、獐牙菜苷及原儿茶酸,占总面积31.86%。网络药理学进一步筛选出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的17个活性成分,并结合文献报道补充6个具有明确抗糖尿病或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化合物,最终锁定山茱萸苷、羟基芫花素、毛蕊花苷、梓醇、松果菊苷等为潜在关键活性成分,为后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图2 RR-CF的化学成分分析
RR-CF参与调节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
实验采用55 mg/kg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1DM大鼠模型,造模7天后FBG>16.7 mmol/L即为成功;随后连续10周灌胃给予RR、CF单味及RR-CF低(1 g/kg)、中(2 g/kg)、高(4 g/kg)剂量。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FBG升高、尿钙(U-Ca)、尿脱氧吡啶啉(U-DPD)、血清Ⅰ型胶原羧端肽(CTX-1)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骨吸收亢进;而骨钙素(OCN)无显著变化。与模型组比较,RR-CF中、高剂量显著降低U-Ca、U-DPD、CTX-1和TRAP水平,且中剂量RR-CF降低U-Ca的作用优于单味RR或CF,表明RR-CF可有效抑制糖尿病大鼠骨量丢失,降低骨代谢高转换状态。
图3 RR-CF参与调节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
RR-CF治疗改善DOP大鼠骨组织微结构
Micro-CT三维重建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呈现典型骨质疏松表现: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及厚度(Tb.Th)显著下降,骨表面积/骨体积比(BS/BV)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升高。10周药物干预后,中剂量RR-CF可显著逆转上述指标,BMD、BV/TV、Tb.N、Tb.Th分别提升约1.4、1.3、1.2和1.1倍,Tb.Sp降低约25%,疗效优于单味RR或CF,且与二甲双胍相当。影像学直观可见,RR-CF组骨小梁连续性明显改善,骨微结构趋于致密,提示RR-CF可修复糖尿病导致的骨微结构损伤,恢复骨生物力学性能。
图4 RR-CF治疗改善DOP大鼠骨组织微结构
网络药理学分析
基于TCMSP、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共获得247个化合物靶点与3630个DOP疾病靶点的交集94个潜在靶标。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AKT1、TNF、SRC、PTGS2、MMP9、EGFR、ESR1、HSP90α、HIF1A、PPARG等33个核心靶点;GO和KEGG富集显示,RR-CF主要通过PI3K-AKT、雌激素、IL-17、MAPK及TNF等信号通路调控激素分泌、炎症反应和能量代谢。分子对接证实山茱萸苷、羟基芫花素、毛蕊花素、梓醇、松果菊苷与AKT1、EGFR、TNF、MMP9、HSP90α结合能均<-5 kcal/mol,提示结合活性良好,进一步验证网络预测可靠性。
图5 网络药理学分析
RR-CF含药血清激活高糖损伤成骨细胞中的PI3K/AKT通路
体外采用50 mM葡萄糖预处理2天、100 mM葡萄糖维持培养建立高糖损伤MC3T3-E1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RR-CF含药血清。Western blot显示,高糖显著下调p-PI3K/PI3K、p-AKT/AKT比值,而中剂量RR-CF血清可明显上调上述磷酸化水平;加入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RR-CF的激活效应被逆转,说明RR-CF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抵抗高糖对成骨细胞的损伤。
图6 RR-CF含药血清激活高糖损伤成骨细胞中的PI3K/AKT通路
RR-CF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通路增强高糖损伤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
CCK-8、ALP染色及茜素红矿化结节实验表明,高糖显著抑制成骨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RR-CF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恢复细胞活力,提高ALP活性约1.8倍,矿化结节面积增加约2倍,同时上调COL-1、BMP2、Runx2蛋白表达;LY294002阻断后,上述成骨指标均被显著抑制,提示RR-CF通过PI3K/AKT轴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与基质矿化,是其改善DOP的核心机制之一。
图7 RR-CF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通路增强高糖损伤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
RR-CF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和MAPK通路
ELISA检测细胞上清炎症因子发现,高糖本身未显著升高TNF-α、IL-17水平,但RR-CF中剂量仍能进一步降低二者含量,LY294002反而增强RR-CF的抑炎作用,提示炎症调控存在PI3K/AKT依赖与非依赖双重途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抑制ERK、p38磷酸化及ERα表达,RR-CF可逆转此现象,而LY294002阻断PI3K/AKT后,RR-CF对ERK、p38及ERα的上调效应被削弱。由此可知,RR-CF通过PI3K/AKT通路交叉调控MAPK与雌激素信号网络,协同降低炎症水平、恢复成骨细胞功能,从而多维度、多靶点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
图8 RR-CF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和MAPK通路
小结
本研究首次从“成分-靶点-通路-表型”四维角度系统阐明RR-CF药对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轴、调控MAPK与雌激素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失衡与微结构破坏,为临床以滋阴补肾法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未来可在T2DM、老龄及去卵巢复合模型中进一步验证其普适性与长期安全性,并开展活性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多组学研究,推动经典药对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参考文献:Hu SJ, Chen GC, Wang FY, Fang YQ, Wang SQ, Song ZL, Zhao ZH, Zhang QL, Meng XY, Zhang QY, Qin LP.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uncovers the mechanism of Shudihuang-Shanzhuyu herb pair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osteoporosis via PI3K/AKT pathway. J Ethnopharmacol. 2025 Apr 9;345:119581. doi: 10.1016/j.jep.2025.119581. Epub 2025 Mar 5. PMID: 4005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