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医院无序扩张的恶果--原位癌不够切,考虑良性也建议手术,说在恶变前切了防止恶化?!
时间:2025-09-01 12:11: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史信息:
患者女性,7年前体检发现肺结节,2024年在本地某中心医院胸外科就诊,医生建议手术。2025年8月到武汉同济医院复查,医生开盐酸莫西沙星片12天,建议吃完药后再复查。
影像展示:
我的意见:
这报告是不是有笔误?因为它说的242的层面没有看到有明显的病灶(绿色这个层面)。而在342层这个附近,左肺下叶内基底段有磨玻璃密度结节。但是这个病灶有点呈片状,磨玻璃部分的密度过低,邻近密度稍微高点的是附近走过的血管,血管的走行没有影响。磨玻璃成分整体来说缺乏膨胀感、没有收缩力、没有显著的毛刺或者血管弯征。我的感觉更加倾向于少许慢性炎伴纤维增生,不建议近期手术。可以考虑常规年度体检或者九个月左右复查随访。意见供参考!
后续交流:
我:这说明他们也认为这个病灶倾向于是良性的,没有这种说法,说良性的过三年一定会变成恶性,要及早在良性的时候把它先切掉。过于微小的结节没有临床意义,人的眼睛不如人工智能AI敏感,其余两肺没有有意义的结节。人工智能找出来,既没有药物需要治疗,也不需要手术或者其他的干预,除了徒增烦恼没有用。
意不意外?奇不奇怪?以前的时候医生叫病人开刀,许多是说考虑原位癌,早开早好;后来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被剔除出肺癌以外,所以现在听到许多患者反映医生建议去开刀是说考虑微浸润性腺癌,但是一看那些结节,许多都是密度很低,我看来你不过是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没有实性成分的再随访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居然见到说考虑三年后会变成恶性,所以趁现在没有变,先切了!到底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现象?是以病人为中心吗?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吗?看看到处不断无序扩张的大医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