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吃面食比吃米饭,更容易得心血管病!
时间:2025-09-02 12:09: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米饭和面食长期占据主角地位。
有人喜欢吃面,有人喜欢吃米,有人都喜欢,这对我们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影响。
然而,你是否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主食差异,竟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风险息息相关。
由郑州大学河南省立胸科医院团队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对16,498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长达7.38年的跟踪研究,揭示了其中深藏的健康奥秘。

这项大样本、长期追踪的研究发现,主要以小麦为主食的老年群体,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高出40.8%。
且这一联系不因调整蔬菜、水果和肉类摄入等生活习惯而减弱,显示出面食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独立且稳定的关联。
细分人群表现更为引人关注:65至79岁的中老年人吃面风险飙升89.1%,男性群体则增加61.7%,没有高血压史的人士风险也惊人地提高了86.6%。
然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女性群体则未见显著差异,提示年龄和性别在主食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机制中发挥着复杂作用。
主食摄入量与CVD风险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联系——大米的摄入与风险呈反U形曲线,意思是适量摄入风险较低,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增加风险。
而小麦摄入则显示出明显的U形曲线,煮熟后每日375克摄入是风险最低点,这一数值正巧符合国家膳食指南推荐的谷物摄入量。
那么,面对这个“面食陷阱”,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
答案在于“控制份量”和“合理搭配”:
1. 量要适度:每日面食摄入控制在375克(煮熟重量)以内,不仅避免风险,还能满足营养需求。
2. 搭配要优化:每日建议摄入3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例如菠菜和苹果的组合,能有效抵消面食潜在的负面心血管效应。
3. 品质需升级:尽量用全谷物替代部分精制面食或白米饭,如燕麦、糙米,这些全谷食品富含更多膳食纤维和植物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血脂和血糖平稳。
总的来说,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数据为基础,拨开了“吃米还是吃面”背后的健康迷雾。
它告诉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单靠药物治疗,更要从日常饮食做起,通过合理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有效控制CVD发病风险。
参考文献:
DOI: 10.3389/fnut.2025.153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