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段胜仲团队揭示牙周炎加重心肌梗死的致病新机制

时间:2025-09-03 12:10: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尽管我们对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理解以及治疗方法的进步已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残余风险因素使得全球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牙周炎(Periodontitis, PD)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疾病,对公共卫生构成显著危害,是心肌梗死的一个常见风险因素。全面阐明牙周炎与心肌梗死之间的联系,将极大地有助于心肌梗死的预防和缓解。

2025年8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段胜仲团队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题为“Oral Pathobionts Aggrava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Mobilization of B2 Cells”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小鼠牙周炎(LIP)合并心肌梗死(MI)的模型,并结合牙周炎病人来源的龈下菌斑,揭示了特定口腔致病菌通过动员颈部淋巴结中促炎B2细胞至梗死心脏以加剧心肌梗死的致病新机制。 

首先,研究人员将人源化小鼠牙周炎模型与冠状动脉结扎诱导的心肌梗死模型相结合,探究了牙周炎和人源龈下菌斑(PL)对心肌梗死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丝线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和人源龈下菌斑会显著恶化小鼠的心功能,增加其心肌梗死面积并促进心脏炎症反应。 

研究者分别用抗生素(ABX)、DNase I和蛋白酶K对牙菌斑进行预处理,以分别去除其中的细菌、DNA和蛋白质。研究者发现,与去除DNA或蛋白质的牙菌斑相比,去除细菌的牙菌斑在心肌梗死后对心脏功能的恶化作用有所缓解,表明口腔细菌在人源牙菌斑介导的心肌梗死恶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牙周结扎丝线和梗死后的心脏组织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牙周炎合并人源菌斑处理的小鼠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出独特的细菌聚类,这表明牙周炎条件下的人源菌斑在口腔和梗死心脏中表现出特定致病菌的积聚。研究者通过LEfSe分析筛选了丰度靠前的12种细菌用于后续实验。

筛选出的12个细菌混合物(12Mix)加重心肌梗死的同时伴随着颈部淋巴结(cLNs)肿大以及血液中LPS水平升高,提示12Mix引起剧烈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研究者通过流式分析发现,牙周炎合并12Mix诱导的心肌梗死小鼠,其B220B细胞百分比/数量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所增加,其中小鼠心脏和颈部淋巴结中的B细胞增加最为显著。将小鼠颈部淋巴结切除后,12Mix诱导的表型得到缓解。

研究者通过B细胞缺失小鼠,证明了12Mix诱导的B细胞增加对心肌梗死的加重作用。B细胞过继转移实验则表明,12Mix诱导的颈部淋巴结来源的B细胞在心脏中累积并加重心肌梗死。进一步的Kaede荧光小鼠示踪实验,确认了12Mix促进颈部淋巴结来源的B细胞在梗死的心脏中累积。

B细胞亚群分析发现,5株加重心肌梗死的口腔细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生痰月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平常拟杆菌)促进更多的病原菌反应性B2细胞从颈部淋巴结进入梗死心脏中,通过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IL-6和TNF-α来加重小鼠心肌梗死。 

这些口腔致病菌诱导的颈部淋巴结来源的B细胞通过两步路径迁移至梗死的心脏中:首先经由鞘氨醇-1-磷酸(S1P)-鞘氨醇-1-磷酸受体(S1PR)轴从cLN进入循环系统,再被心脏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3通过CXCL13-CXCR5轴招募并浸润至心肌。 

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口腔致病菌依赖其黏附和侵袭能力来加重小鼠心肌梗死。体内外实验表明,5株加重心肌梗死的野生型细菌可以显著破坏上皮和内皮屏障,而黏附功能缺失的突变菌株不仅对上皮和内皮的破坏作用减弱,其对心肌梗死的加重也得到了缓解。 

临床数据表明,伴有牙周炎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更差,外周血B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水平升高。加重心肌梗死的致病菌的丰度与外周血中的B细胞及CXCL13水平呈正相关。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牙周炎通过口腔微生物和免疫调节加重心肌梗死的机制途径,为口腔-心脏轴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该框架依赖于细菌侵入、致病性B细胞的扩增及其向心脏的迁移。该研究提示,靶向牙周炎和口腔致病菌可能为改善心肌梗死乃至牙周炎的许多其他并发症提供治疗干预的新措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段胜仲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特聘研究员陈柏延、朱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雨霖为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陈谦明教授、俞梦飞教授,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大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戴宇翔教授为该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

上一篇: 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颅内动脉瘤特征与治疗

下一篇: ESC 2025 | 专访Robert ...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