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ORR达95.2%,100%疾病控制,EGFR肺癌一线治疗新突破,中位脑转移控制期24.2个月!
时间:2025-09-16 12:25: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2025年9月召开的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上,一项名为FOCUS-I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惊艳亮相。研究显示,第三代EGFR靶向药Firmonertinib(伏美替尼)联合第一代药物Icotinib(埃克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1.9个月,针对脑转移患者的中位中枢神经系统无进展生存期(CNS PFS)更是长达24.2个月,且安全性可控。
研究背景
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40%-50%。尽管第三代EGFR-TKI(如奥希替尼)已成为一线标准治疗,但耐药问题仍是临床面临的主要挑战,其中C797S突变是第三代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第一代EGFR-TKI对无T790M突变的C797S突变肿瘤仍有效,而第三代药物又能克服第一代药物耐药后出现的T790M突变。这种互补机制为联合使用一代和三代EGFR-TKI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望延缓或克服耐药,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设计
FOCUS-I研究(注册号:ChiCTR2000030151)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Firmonertinib联合Icotinib作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了42例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给予Firmonertinib(80mg口服,每日一次)联合Icotinib(125mg口服,每日三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研究人员采用RECIST v1.1标准评估全身和颅内治疗效果。
患者基线特征显示,中位年龄为63岁(范围42-82岁),大多数患者(83.3%)ECOG体能状态为1分,52.4%的患者携带L858R突变,28例(66.7%)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研究结果:疗效显著,脑转移控制尤其突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4.3个月的研究结果显示:
全身疗效方面:
- 客观缓解率(ORR)达到95.2%(40/42),所有患者均实现疾病控制(DCR=100%)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1.9个月(95%CI:20.0-24.2)
- 12个月PFS率为100%,18个月PFS率为77.3%
-
所有患者均出现肿瘤缩小,靶病灶从中位最大缩小率达44.8%
亚组分析发现:
-
Ex19del突变患者PFS显著优于L858R突变患者(26.6个月 vs 19.3个月)
-
有无CNS转移患者的PFS无显著差异(23.3个月 vs 21.2个月)
脑转移控制方面(本研究亮点):
- 中位CNS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4.2个月
- 12个月和18个月CNS PFS率分别为100%和85.9%
-
Ex19del突变患者CNS PFS显著优于L858R突变患者(26.3个月 vs 21.3个月)
-
16例可评估CNS疗效患者中,15例观察到颅内确认反应(1例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
- 研究期间未报告颅内疾病进展
安全性方面:
-
所有患者均报告至少1项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
76.2%的患者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
仅11.9%的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
- 无治疗相关死亡、无治疗中断、无剂量调整
研究结论
FOCUS-I研究表明,Firmonertinib联合Icotinib作为EGFR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这一联合策略的独特优势在于:
协同作用机制:
一代和三代EGFR-TKI的联合可能通过互补作用延迟或克服耐药。
卓越的脑转移控制:
24.2个月的中位CNS PFS为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更长的控制时间。
广泛适用性:
对不同EGFR突变类型(Ex19del和L858R)均有效。
良好安全性:
不良反应可控,无需剂量调整或治疗中断。
当然,作为一项单臂II期研究,FOCUS-I的结果仍需更大规模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但这种联合策略无疑为EGFR突变NSCLC患者,特别是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希望。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这种“双靶向联合”策略可能成为未来EGFR突变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为实现“将肺癌变为慢性病”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参考资料:https://csco.kydev.net/poster/detail/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