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rition:警惕!妈妈孕前太瘦,可能影响娃 6 岁前认知运动发育
时间:2025-09-25 15:48: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早期的神经认知和行为发展已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母亲在孕期的营养状况被认为是影响子代健康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孕前及孕期营养不良状况普遍存在,如何科学评估母体指标对儿童神经行为发展的影响,进而指导预防干预,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一项前瞻性母子队列研究,深入探讨了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儿童1岁及6岁时认知、运动能力及行为表现的关联,旨在为全球类似地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方向。
研究人员采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存活的单胎儿童及其母亲,共747名儿童在1岁时进行认知及运动功能评估,574名儿童在6岁时接受进一步的认知、运动、行为困难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筛查。母亲的孕前体重指数划分为偏瘦、正常、超重及肥胖四类,孕期体重增长(GWG)及其对儿童发展指标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和中介变量。
图:孕妇和儿童随访的人群流程图
研究发现:孕前体重偏瘦与儿童发育的双重挑战
研究显示,17%的孕妇孕前体重偏瘦,72.5%体重正常,7.7%超重,2.5%肥胖。令人关注的是,孕前偏瘦的妇女在孕期体重增加的中位数(2400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2100克)及超重/肥胖妇女(1500克),显示出一定的代偿性营养摄入。更重要的是,排除肥胖组后,孕前BMI与儿童的运动(回归系数0.26,95%CI 0.002–0.53)和认知(回归系数0.37,95%CI 0.02–0.72)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孕前体重不足直接影响儿童神经认知功能的长期表现。
表:孕前BMI与儿童1岁和6岁时神经发育及行为结果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然而,孕期体重增长与儿童1岁及6岁时的神经发育指标未见显著关联,且母亲BMI及孕期体重增长与6岁儿童的行为表现及ADHD无明确关联。此项结果暗示,孕前营养状态可能比孕期体重增长更关键,尤其是在资源匮乏地区。
深入剖析:为何孕前体重更为关键?
从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看,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往往在孕早期,而孕前体重直接反映了母体的营养储备和健康基础。孕前体重过低可能导致胎盘功能障碍、营养输送不足,从而影响脑组织的形成和神经连接,最终影响儿童的认知与运动发展。另外,孕后期虽然存在一定的营养补偿,但难以完全逆转早期发育中的不利影响。 相较之下,孕期体重增长虽重要,但在临床上常见体重快速增加未必转化为营养素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存在慢性营养不良背景下,其对神经发育的促进作用有限。此外,行为和ADHD的发生受多种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单一母体BMI或体重增长难以完全解释。
前瞻与展望:营养干预的多维路径
未来研究应结合遗传学、环境暴露及社会经济因素,构建全面的孕期营养-儿童发育模型。同时,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孕妇体重及营养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提升干预效果。 此外,跨部门协作尤为重要,卫生、教育、农业等多领域的政策协调,将有助于形成孕妇营养支持的良性生态系统,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可持续进步。
原始出处
Kerri A, Heude B, Zoumenou R, et al. Maternal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in pregnancy and child neuro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at 1 and 6 years of age: A cohort study in Benin, Sub-Saharan Africa. Nutrition.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5, 2025. doi:10.1016/j.nut.2025.112914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