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到2030年实现卓越癌症支持性护理的五个先决条件,肿瘤护理处于主导地位

时间:2025-09-25 15:52: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多国支持性护理协会(MASCC)在近期发布了“支持性护理2030运动”,旨在通过达成共识,确立一系列共享、公平且可推广的宏伟目标,以推动全球癌症支持性护理体系在2030年前实现卓越发展并勾勒出理想状态。该运动共提出十三项雄心声明,涵盖三大关键行动领域,包括最佳临床护理、面向患者的高质量支持以及全面的系统领导方法。这些声明不仅呼吁全球各卫生学科共同行动与发展,更特别强调了肿瘤护理在这一跨学科模式中的核心作用。作为医疗体系中规模最大的专业群体,护士在癌症全程照护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提供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然而,全球范围内护理实践水平和跨学科协作质量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甚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护理服务能力与资源分配不均,这为实现支持性护理的全球目标带来挑战。

为积极响应MASCC所提出的雄心目标,全球五大肿瘤护理组织于2024年6月共同发起了一项协作计划,旨在在更广泛的跨学科支持性癌症护理模式中实现全球护理卓越与领导力。这五大组织包括加拿大肿瘤护士协会(CANO/ACIO)、欧洲肿瘤护理学会(EONS)、全球肿瘤护理力量(GPON)、国际癌症护理护士学会(ISNCC)以及肿瘤护理学会(ONS)。它们分别代表不同地区和层面的护理专业力量,致力于通过政策倡导、教育培训、资源开发和国际合作,提升肿瘤护理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质量,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支持性护理的标准统一和公平可及。

本文社论作为对这些雄心目标的集体回应,明确提出实现2030年支持性癌症护理卓越目标的五个关键先决条件,并强调必须将肿瘤护理置于相关行动的核心位置。这五个先决条件包括:护士应参与证据与政策的制定与应用;护士应在癌症全程护理中承担协调与自主的角色;护士应在跨学科癌症护理中发挥显著作用;护士应根据需求承担新的专门角色;以及护士应公平获得专业发展机会。每一项条件都对应MASCC雄心声明的具体方面,并得到各大肿瘤护理组织现有倡议的支持。

表1 五大合作肿瘤护理组织概况

在推动证据与政策发展方面,护士不仅应基于最新证据提供安全、个体化的护理,还应积极参与临床指南和政策制定的过程。肿瘤护理组织通过代表护士参与国家级癌症政策讨论、制定支持性护理相关临床指南、发布立场声明和倡导文件,以及开发适用于不同资源环境的分层指南,努力推动护理专业在政策层面的话语权。例如,ISNCC发布了与支持性护理相关的实践资源,包括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口服抗癌治疗支持指南以及放射性皮炎防治指南,这些资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ONS开发了超过二十项症状干预资源,并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合作制定抗肿瘤治疗安全标准,显著提升了护理在政策与实践融合中的影响力。

为实现协调与自主的护理角色,护士必须在癌症全程护理中获得清晰的职业路径和专业发展支持。这包括在专科实践、继续教育与组织政策中明确肿瘤护理的专业定位,并在多个护理场景中发挥自主性和协调作用。相关雄心声明强调了个体化护理、支持性肿瘤服务、自我管理支持、及时 palliative 护理以及多层级协调的重要性。各大组织通过制定肿瘤护理标准与能力框架、开发专业教育路径、推广高级实践护士角色和推动临床学术双轨制发展,为护士在不同照护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支持。例如,CANO/ACIO发布了系统治疗与放射肿瘤护理的实践标准与能力框架,EONS则在其癌症护理教育模块中专门纳入支持性与临终关怀内容。

在跨学科癌症护理方面,护士的核心作用应得到充分体现和实质性支持。肿瘤患者的需求具有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征,须通过跨专业协作实现全面照护。护士在团队中承担筛查、评估、协调和建立长期护患关系等重要职能,其独特视角对实现全人护理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很多医疗体系中仍存在专业壁垒和不平等现象,跨学科合作尚未真正实现。为此,肿瘤护理组织通过搭建国际平台、推动中低收入国家护理能力建设、开展跨专业教育培训以及推广案例分享与最佳实践,努力强化护士在团队中的角色。GPON通过组织全球网络研讨会,倾听癌症幸存者的声音并提高资源匮乏地区对生存照护的认识;ISNCC与City Cancer Challenge合作开展多学科癌症护理与领导力培训;ONS则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如皮肤毒性案例研讨,以及联合专业机构制定抗癌药物教育资料,不断提升护士的跨学科协作能力。

表2 主要肿瘤护理组织为实现支持性护理2030运动的雄心目标所推出的示例倡议及对应先决条件

随着癌症治疗和照护需求的不断变化,护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承担新的专门角色。从历史上的护理实践来看,肿瘤护士始终在识别新问题、设计新干预和重组护理模式方面发挥先锋作用。如今,角色创新如肿瘤导航护士、高级实践护士、临床专科护士、病例管理师以及护理科学家等,已在多个地区展现出对癌症照护的积极影响。这些角色不仅推动了个体化生存照护、 palliative 服务与自我管理支持的发展,还特别关注儿科、青少年、老年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并致力于减少癌症照护中的社会经济、种族与文化差异。各大组织通过设立特殊兴趣小组、开发基因组学与精准护理教育资源、推动临床学术角色整合以及支持远距和农村地区的护理拓展,不断激发护理创新。需要强调的是,新角色的发展必须基于战略性和证据支持的决策,避免因系统压力而使护士承担超出其专业范围的任务,从而真正优化护理实践的范围与质量。

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在于护士能否公平获得专业发展机会。全球范围内,护士在继续职业发展(CPD)方面面临明显差距,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以及初级护士群体中。资金不足、时间保障缺乏、教育机会有限以及语言障碍(如仅提供英文培训)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护士的专业成长和知识更新。为此,各组织通过提供线上教育项目、国际会议奖学金、社交媒体资源推广、合作开展能力建设项目以及支持护士科学家培养等方式,努力缩小全球护理专业发展差距。例如,ISNCC通过全球知识交流项目和虚拟研讨会满足各地护士的学习需求,并提供旅行奖学金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护士参加国际会议;GPON则通过社交媒体积极传播教育机会,推动资源公平分配;ONS致力于通过资金支持和研究资助推动护理科学的发展,并创建了促进临床试验公平获取的网络平台。

总之,支持性护理2030运动为全球癌症护理设立了明确而宏伟的目标。国际肿瘤护理组织的合作将致力于把护理专业置于支持性癌症照护卓越进程的核心,通过与MASCC等机构的伙伴关系,推动联合倡议的制定与实施,促进护理研究的跨学科领导、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方法。通过协作领导、政策倡导与教育培训,全球护理队伍将更好地应对癌症照护的需求,提升支持性护理的质量、公平性与可及性,最终造福全球癌症患者与社区。

原始出处:

Fitch, M.I., Kotronoulas, G., Fischer-Cartlidge, E. et al. Five prerequisites to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supportive cancer care by 2030: oncology nursing in the driver’s seat. Support Care Cancer 33, 815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520-025-09880-1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上一篇: GW-ICC邀您对话美国AI领军者:引领...

下一篇: 中日共探 HCC 大血管侵犯诊疗新路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