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对食物能缓解经前综合症!Nutrition:坚果豆类降风险,高糖饮食要远离
时间:2025-09-25 15:48: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经前综合症(PMS)是许多育龄女性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其症状包括情绪波动、腹胀、乳房胀痛及疲倦等,严重时可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尽管PMS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激素波动、神经递质变化以及生活方式因素都被认为与其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饮食作为生活方式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既往研究虽偶有涉及饮食与PMS关联,但样本量较小或结果不一致,迫切需要更大规模、系统的研究以揭示饮食对PMS的具体影响。
本次横断面研究针对606名18至35岁白人女性,通过饮食频率问卷和经前症状筛查工具,探讨了饮食习惯对经前综合症(PMS)轻重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坚果、种子、豆类及鱼海鲜的摄入与PMS症状减轻相关,而高糖食品的摄入则显著增加中重度PMS风险。该研究为女性调整饮食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饮食作为可调节的生活方式因素在PMS管理中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采用横断面设计,招募了606名18至35岁的白人女性,排除其他严重疾病患者。PMS症状通过经前症状筛查工具评估,分为无PMS、轻度PMS及中重度PMS三组。饮食数据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内容涵盖坚果、种子、豆类、鱼类、海鲜、蔬菜、糖和甜食等多个类别。通过多变量调整的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各类食物摄入量与PMS严重程度的关联,结果以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呈现。
结果显示,21.8%的受试女性无明显PMS症状,50.2%为轻度PMS,28.0%为中重度PMS。值得关注的是,坚果、种子和豆类的单份增加与中重度PMS风险显著降低(OR=0.59,95%CI:0.41–0.85),糖和甜食的单份增加则显著提升中重度PMS风险(OR=1.33,95%CI:1.03–1.71)。
图:不同PMS严重程度分组中经前症状的分布特征
在轻度PMS组中,坚果、种子、豆类(OR=0.59,95%CI:0.43–0.80)以及鱼类海鲜(OR=0.42,95%CI:0.20–0.88)的摄入均与症状减轻相关。反而,蔬菜摄入量增加与轻度及中重度PMS的风险均有一定正相关,分别为OR=1.17(95%CI:1.02–1.34)和OR=1.16(95%CI:0.97–1.39),这一发现令人意外,提示未来需进一步探讨蔬菜种类及处理方式对PMS的影响。
图:不同PMS严重程度分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坚果、种子和豆类富含镁、维生素B族、植物蛋白和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合成、缓解炎症反应以及稳定血糖,减轻PMS症状。鱼类和海鲜富含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有助于调节情绪波动。反观高糖饮食,易导致血糖波动和炎症水平升高,可能加重PMS表现。蔬菜摄入与PMS正相关的现象可能与蔬菜种类、烹饪方式或其他生活习惯混杂因素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本研究系统揭示了饮食习惯对PMS不同严重程度的影响,提示女性朋友应适度增加坚果、种子、豆类及鱼海鲜摄入,限制糖和甜食的摄入,以减轻经前期的不适症状。饮食作为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调整手段,值得临床医生在PMS管理中更多推广。
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研究为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饮食数据依赖自报,存在一定主观偏差。研究对象为白人女性,结果的普适性需在不同种族群体中验证。未来应开展前瞻性队列和干预研究,更细化分析蔬菜种类及加工方式,结合生物标志物,深入探讨饮食与PMS的生物机制。
原始出处
Granda D, Szmidt MK, Jarmuzek-Orska P, Kaluza J. Dietary predictors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protective role of nuts, seeds, and legumes, and adverse role of sugar and sweets. Nutrition. 2025;138:112835. doi:10.1016/j.nut.2025.112835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