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 | Heinz-Josef Lenz教授谈转移性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与挑战

时间:2025-09-28 12:12: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这场盛会吸引了全球肿瘤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他们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此次大会上,【医悦汇】特别邀请南加州大学诺里斯癌症中心Heinz-Josef Lenz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免疫治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的应用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医悦汇:随着免疫治疗在mCRC中有效性证据的不断积累,您如何看待当前mCRC标准治疗的演变?您认为有哪些特定的患者亚群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最大?

Heinz-Josef Lenz教授:过去两年我们明确看到,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能够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显著获益。最新临床试验显示,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联合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的双免疫方案相比化疗,将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风险比降低至0.21;而与单用nivolumab相比,风险比也达到0.62。这是目前少数比较CTLA-4/PD-1联合方案与PD-1单药的研究之一。这些证据表明,nivo+IPI方案在某些研究中显示出对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良好疗效,但是否是最有效的治疗选择还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

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治疗顺序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一线使用免疫治疗能显著改善后续治疗的PFS,无论是与化疗还是nivo单药相比都是如此。首次提出的“PFS2”概念(从首次治疗开始到第二次疾病进展的时间)证明,免疫治疗顺序对MSI-H患者至关重要。这可能是因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后续治疗的敏感性。

医悦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用mCRC新疗法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Heinz-Josef Lenz教授:微卫星稳定(MSS)型患者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这类患者通常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然而,最新研究带来了转机。

AtezoTRIBE研究发现,通过检测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免疫评分(Immunoscore),可以筛选出可能从一线免疫联合化疗中获益的MSS患者。研究显示,免疫评分高的患者在一线免疫联合化疗中总生存期显著延长。

此外,还有两项突破性研究令人振奋。一项是使用Fc增强型抗CTLA-4抗体botensilimab联合balstilimab(PD-L1抑制剂)的方案,在既往难治的MSS型患者中首次实现了20%~25%的客观缓解率。另一项是ADG126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方案,显示出29%的缓解率。

这些结果表明,通过抗体工程化技术改造CTLA-4抑制剂,并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终于为MSS患者带来了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这将是治疗范式的一次重大转变。

医悦汇:您对mCRC免疫治疗的未来方向有何展望?哪些新兴策略最值得关注?

Heinz-Josef Lenz教授:在转移性MSI-H型肠癌领域,PD-1/CTLA-4抑制剂联合方案已表现出卓越的疗效,但仍有约10%的患者存在先天耐药的情况。目前,从分子层面识别这些患者并调整治疗策略,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未来几年,一场更重大的范式转变将发生在早中期MSI-H患者中。免疫治疗有望向新辅助治疗阶段前移,使患者能够避免手术、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创伤。这不仅适用于MSI-H患者,微卫星稳定(MSS)患者也可能从中受益。

然而,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准确识别先天耐药患者?是否所有患者都需要联合使用纳武利尤单抗(NIVO)+伊匹木单抗(IPI)治疗?能否通过分子标记物预测哪些患者仅凭PD-1抑制剂即可获得完全缓解?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就能避免CTLA-4抑制剂带来的毒性。这些突破将重新定义结直肠癌的治疗格局。

上一篇: Scientific Reports:口...

下一篇: 《自然医学》| HER3-DXd 展现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