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时间:2025-09-28 12:16: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脱失皮肤病,由表皮黑素细胞破坏引起,临床表现为皮肤界限分明、对称分布的白色斑疹,可发病于人体的任何部位。白癜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0.5%~1%,发病率因种族和人群而异。目前,白癜风的治疗手段包括系统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随着对精神心理因素与白癜风发病关联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或许从白癜风患者心理状态与病情发展关系的角度切入可以开拓新的治疗思路。

图片

白癜风对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明显的器官,健康的皮肤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白癜风并不直接导致机体损伤,但可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一项对117例白癜风患者进行心理和行为相关问卷的调查显示,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为(7.56±6.11),表明白癜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中等影响,其中有32例(27.4%)患者的DLQI高于10,表明白癜风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白癜风患者的焦虑、抑郁、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强迫症状和疑病症评分表得分往往较高,述情障碍和回避行为等发生率也较高。这种慢性皮肤病常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社会孤立、性功能障碍和自杀意念,近2/3的白癜风患者会出现抑郁症,这些精神合并症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白癜风引起的其他心理问题还包括适应障碍、睡眠障碍和疾病污名化所带来的羞耻感等。

图片

在Bibeau等的研究中, 来自17个国家的3541例成年白癜风患者中30%以上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白癜风对心理、人际关系和职业生涯有极大的影响;49.0%的患者认同白癜风会让他们感到不自信或更自卑;此外46.6%的患者认为“没有人理解白癜风患者的生活”;41.9%的患者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沮丧,表示如果没有患上白癜风,他们相信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会走得更远;超过40%的患者认为自己生活各方面受白癜风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服装选择、社交活动、握手以及与伴侣亲密等日常活动中。

除上述之外,白癜风本身病情顽固、治疗棘手、容易复发,存在治疗相关副作用,有较长的临床治疗周期,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若缺乏理解和社会支持,患者情绪心理问题长期积压未能得到疏解,容易导致精神障碍发生。所以,识别和处理患者的心理困扰对提升白癜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心理精神因素对白癜风发病的影响

皮肤与神经系统均起源于胚胎外胚层,共享多种激素、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二者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皮肤是周围神经内分泌器官,其局部稳态受激素、神经递质、神经肽和多种皮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共同调节。皮肤中存在多种神经递质、激素、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的受体,这些受体的活动能控制和改变皮肤对心理和环境压力源的反应,在连接心理神经免疫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

一项对白癜风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535例患者中56%的患者指出压力触发了他们的白癜风,1541例患者中57%的患者在发病前 2年内至少有一个主要生活刺激事件。精神压力会刺激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释放,从而使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加。儿茶酚胺可直接或通过血管收缩性缺氧产生有毒的游离氧自由基损伤黑素细胞,并可增强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活性和免疫反应,直接减少黑素细胞黏附,并进一步招募黑素细胞毒性细胞。肾上腺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后可释放破坏黑素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IL-4、IL-10、IL-12和IL-17,并激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CRH是主要的神经肽之一,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也可在皮肤中表达。黑素细胞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recombinant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CRH可通过CRH-R1激活各种信号通路,影响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促炎或抗炎活性,引起黑素破坏分子和促凋亡分子的释放,使皮肤在压力下易受伤害并导致色素减退。压力刺激下促进一些神经肽物质如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释放可以抑制黑素细胞功能、减少黑素的生成。

图片

最新研究表明,血浆中β-内啡肽可与患者情绪互相影响并作用于白癜风,其可以通过控制脂多糖诱导免疫调节因子表达来调节朗格汉斯细胞及黑素细胞的功能。神经营养因子可介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信号,影响黑素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一些学者推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降低也可能是白癜风发展的病因,其机制可能与压力应激导致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的应变有关。

心理应激通过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途径影响免疫反应的机制是白癜风中黑素细胞破坏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心理精神因素对白癜风的发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拥有良好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白癜风患者的病情控制以及治疗效果提高尤为重要。心理干预将会是白癜风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心理干预方式

在提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皮肤科医生在关注患者皮损状况之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随着白癜风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等研究的深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对病情的缓解有积极意义。心理干预的目标是通过情绪和心理调节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目前比较有应用价值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如下几种:

图片

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指与心理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或在线咨询。有研究报道,增加获得心理健康咨询的机会, 可以改善白癜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咨询鼓励患者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加强其信心,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可通过心理咨询改善与白癜风相关的焦虑、低自尊等心理问题。一项研究表明,白癜风患者接受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后,其 DLQI有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病情得到了缓解和控制,治疗依从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专业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目前的症状、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等情况,以帮助制定更佳的治疗策略。心理专业人员通过以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咨询,可帮助患者克服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让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心 态面对疾病。

图片

2、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CBT是一种着重于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CBT的核心理念是,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其认知(即对事物的看法和解释)的影响。通过改变患者认知,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CBT主要通过2种方式提高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①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令人不安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让患者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减少负面心理和盲目行为对疾病的影响。②支持性心理治疗:与患者进行个别交谈,对其进行耐心的解释、劝慰、疏导等,帮助患者调整心境。在一项研究中,一个由17例白癜风患者组成的小组与心理学家一起试行了一项帮助白癜风患者消除社会耻辱感的干预措施有关的研讨会,其内容主要包括CBT、应对机制课程以及角色扮演情境,在这些情境中,白癜风患者被鼓励改善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以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研讨会结束后,白癜风患者们的社交回避和痛苦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中,白癜风患者们被教授了在社交场合中的 一般自助技巧,并被教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技能,一段时间后他们的社交焦虑得到了明显缓解。

图片

3、遮盖疗法

遮盖疗法是一种通过光线吸收和反射使欲遮盖部位皮肤的明暗度和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的方法,虽然疗法本身对白癜风不具有治疗作用,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对自己身体的包容度,减轻心理负担。研究表明,遮盖剂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相关的DLQI显著下降。如今,遮盖剂已发展为各种各样的乳液、霜剂、乳膏、粉饼甚至是医学文身等,成为一种可选择范围广、安全系数高的干预措施。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 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和IL-1β是白癜风病情活动可靠的血清标志物,并在白癜风患者的T淋巴细胞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Chang等发现,遮盖疗法联合常规治疗4周后,活跃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IFN-γ、CXCL10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遮盖疗法可以在短期内调节炎症反应。Bassiouny等研究报道了遮盖疗法对面部白癜风患者的影响,在研究中患者使用遮盖剂16周,在此期间白癜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与不使用遮盖剂的白癜风患者相比,治疗1个月后,使用遮盖剂的患者平均DLQI降低了55%。

图片

4、自我调控技巧训练 

冥想、正念、瑜伽、放松训练等常见的自我调控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白癜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冥想或可以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辅助皮肤病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提高免疫功能。正念训练通过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时刻来培养一种不判断和不反应的态度,对于皮肤病患者来说,练习正念可以减少生理唤醒(如负面反应带来的痛苦),帮助减轻因外貌改变而影响自信心的痛苦,减缓因压力而加剧的皮肤症状。瑜伽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自我调控方式,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减少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免疫反应。它主要通过呼吸控制、姿势练习和冥想调和身心,使身心放松,其中kapalbhathi呼吸控制技术包括被动吸气和强行呼气,对控制白癜风有益。放松训练的主要机制是抑制交感神经反应和增强副交感神经功能,包括渐进式肌肉放松、自主训练、自我对话等。自我调控技巧还包括应对技巧,如认知重构、问题解决和应对策略,这些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自我调控技巧训练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压力管理,有助于解决慢性皮肤病患者焦虑、抑郁及其他心理问题。此外,运动锻炼以及听音乐等亦有助于患者转移悲伤情绪,走出疾病阴霾。

5、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低社会支持与中国白癜风患者抑郁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家庭是白癜风患者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家庭治疗可以通过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以加强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支持团体是一群有相似经历和感受,并可以彼此提供情感和精神支持的人,可以为白癜风患者提供一个联系、提升和相互学习的网络。Gonzalez等研究调查了白癜风患者了解到的皮肤癌风险和防晒做法,并收集了受试者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研究向全球白癜风支持小组负责人分发了一份在线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患者获取信息的最常见的3个来源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46.4%,n=97)、白癜风支持小组(23.4%,n=49)和皮肤科医生(20.6%,n=43)。这项研究强调了支持团体帮助白癜风患者了解有关疾病信息的价值。加入支持团体或与其他白癜风患者进行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并感到被理解和接纳,生活质量从而得到改善。这些团体可以帮助患者与病情类似的人建立终身联系,提供新见解和应对策略。 有专业医生参与的支持团体更能提供广泛的疾病教育,所以鼓励皮肤科医生为白癜风患者提供支持团体信息并参与其中。未来会有更多可以帮助白癜风患者的社会支持措施,比如建立支持群体、社区网络和在线支持平台,开展更多的社区建设活动等,以便患者分享经验、获得支持和建立联系。

除上述心理干预措施之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远程医疗等技术有望在白癜风心理干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便捷和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教育和治疗。Khosla等研究表明,以虚拟形式进行的小组访问有助于减少心理社会隔离及地理位置导致的护理方面的差异,虚拟团体就诊可以填补空白,并将访问范围扩大到个人远程医疗就诊之外。虚拟现实治疗则可以使患者通过沉浸式体验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除此之外,一些应用程序也正在被开发,以帮助跟踪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态,为其提供更全面的治疗。临床亦需要根据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和白癜风的疾病特点选择适合的干预方式。

结语

白癜风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疾病,更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控制和改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将会是白癜风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会出现更多创新治疗方法和技术,为白癜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立铿,何娟,张昕,王睿.白癜风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5,8(18):284-287.

2.陈燕婷,苏宇凤.基于概念验证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白癜风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 20(22): 96-100.

3.黄银萍,黄尾全,谭建文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模式对白癜风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 , 2021, 43(2): 277-278.

4.其他文献略。

上一篇: 咖啡摄入与痤疮发病:潜在益处与风险分析

下一篇: 【神麻人智】一种用于诊断面部疼痛的人工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