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感染的细菌学检查,别忘了痰涂片!!

时间:2025-09-28 12:17: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 这是什么

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把痰标本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常见有革兰染色(细菌)、抗酸染色(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染色(KOH、墨汁、荧光)、寄生虫/胞内原虫专用染色,以及细胞学涂片(肿瘤细胞/嗜酸粒细胞等)。

2) 临床价值(为什么做)

快速指向性用药:革兰染色可在数十分钟内提示革兰阳性/阴性、球菌/杆菌及排列形态(如成对、链状、簇状、杆菌等),为经验抗菌方案早期矫正提供依据。

评估样本质量:低倍视野下

鳞状上皮细胞(SEC)多(如 >10/低倍视野)→ 口咽污染,标本差;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多(如 >25/低倍视野)→ 炎性分泌物为主,标本可接受。

(可按 Murray–Washington/Bartlett 评分初筛。)

提示病原学线索:见到大量一致形态的细菌、真菌菌丝/芽生孢子、Pneumocystis 团簇、嗜酸粒细胞聚集(考虑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性黏液栓(支气管哮喘/ABPA 提示)等。

传染性评估与隔离决策:抗酸涂片阳性提示结核菌负荷高 → 支持空气隔离与密切接触者管理;连续阴性可作为停隔离的一个参考(需结合 NAAT/培养与临床)。

监测疗效与病情演变:反复涂片半定量(如 + 到 +++)可粗略反映菌量变化(尤其 AFB)。

发现非感染性线索:肿瘤细胞(痰细胞学)、大量嗜酸细胞(嗜酸性支气管炎/哮喘)、脂吞噬细胞(误吸提示)等。

3) 常用涂片类型与解读要点

革兰染色:最快;看 PMN/SEC 比例评估质量;看优势菌形态指导抗菌谱(如“簇状 G+ 球菌”→考虑金葡;“链状 G+ 球菌”→链球菌;“G– 杆菌”→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等)。

抗酸染色(Ziehl–Neelsen/荧光):检出结核/NTM;阳性多提示菌量高→传染风险↑;敏感度有限(阴性不能排除),宜结合NAAT(结核分子检测)与培养。

真菌相关:KOH、荧光白、墨汁(隐球菌);看到菌丝/芽生提示机会性感染。

特殊与寄生虫:Pneumocystis(银染/免疫荧光)、强壮线虫幼虫(免疫抑制宿主“超感染综合征”时可见)。

4) 局限性(避免过度解读)

敏感度/特异性有限:抗生素已用、标本污染、定植(COPD/支扩/气道支架/气管切开)均可影响判断。

不能“定性确诊”多数细菌:需与培养+药敏/分子检测综合。

阴性不等于排除(尤其结核、真菌、军团菌等)。

5) 采样与报告小贴士

如何取好样:清水漱口后深咳晨痰;尽量避免唾液;必要时诱导痰/气管吸痰/支气管灌洗液。送检尽快(≤2小时),无法立即处理时冷藏。

报告解读:同时看“SEC/PMN 比例 + 优势菌形态 + 临床影像/炎症指标”;AFB 报告注意半定量等级与连续标本结果。

遇到差标本:鳞状上皮细胞多 → 标注“污染”并建议重采。

一句话总结:痰涂片是快速、床旁可得的方向性证据——能判断标本是否可靠、提示病原大类与炎症活跃度、指导早期隔离与经验用药;最终诊断仍需结合培养/NAAT/临床综合决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研究发现:这种常见坚果,能预防肠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