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决定:何时进行静脉血气分析(VBG)?——何时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ABG)?
时间:2025-09-29 12:10: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为何选择静脉血气分析(VBG)而非动脉血气分析(ABG)?
与动脉采血相比,VBG的采血过程更简便、痛苦更小、速度更快。此外,它还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由于采用静脉采血,VBG避免了动脉穿刺可能带来的危害,因此在许多急诊场景中,它都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
然而,VBG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完全替代ABG。
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在某些明确的情况下,ABG仍然是首选。
如何解读静脉血气(VBG)结果:逐项参数分析
1. 静脉血气pH值
与动脉血气(ABG)pH值高度相关。
平均差值:0.033-0.035
静脉血气pH值在以下情况中可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
在以下情况中需谨慎: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低血压
心脏骤停
要点:pH值通常没问题,除非患者病情危急或复杂。
2. 静脉血气(VBG)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CO₂)
与动脉血气(ABG)中的pCO₂值不匹配,不可靠,尤其是在高碳酸血症时。
但是
如果静脉血气中的pCO₂ < 45 mmHg,则动脉血气中的pCO₂ < 50的阴性预测值(NPV)为100%。
对排除高碳酸血症很有用。
如果 > 45 mmHg,则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确认。
要点:使用静脉血气中的pCO₂来排除高碳酸血症,而不是确认。
3. 静脉血气(VBG)中的碳酸氢根离子(HCO₃⁻)
与动脉血气中的碳酸氢盐有较好的相关性。
差异:约1.03至1.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需谨慎:差异可能高达±10 mmol/L。
要点: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高碳酸血症患者中不可靠。
4. 静脉血气(VBG)中的乳酸
只有当静脉血乳酸<2 mmol/L时,静脉血乳酸才与动脉血气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创伤或休克情况下,静脉血气中的乳酸值可能被低估。
要点:仅当静脉血乳酸值较低(<2)时才相信静脉血气中的乳酸值。否则,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需牢记要点
除非患者低血压或存在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否则均应进行静脉血气分析(VBG,Venous Blood Gas)以测定pH值和HCO₃⁻(碳酸氢根离子)水平。
若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₂)>45 mmHg,应进行静脉血气分析以获取准确的pCO₂值。
应进行静脉血气分析以排除高碳酸血症。
若患者乳酸值<2 mmol/L,或存在创伤/休克情况,应检测静脉血乳酸水平。
若患者病情危急或复杂,应进行动脉血气分析(ABG,Arterial Blood Gas)。
床边经验法则
急诊何时检测血气:临床场景
1. 疑似酸碱平衡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评估代谢性酸中毒并指导胰岛素/液体治疗。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
有毒物质摄入(如甲醇、乙二醇、水杨酸盐)。
除非低血压或出现其他异常,否则静脉血气(VBG)检测通常可行。
2. 疑似高碳酸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注意二氧化碳麻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或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日间高碳酸血症。
镇静剂/阿片类药物中毒:有低通气的风险。
静脉血气(VBG)检测以排除二氧化碳分压(pCO₂)<45的情况。
若二氧化碳分压(pCO₂)>45或患者意识模糊,则进行动脉血气(ABG)检测。
3. 休克/心脏骤停
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源性休克:组织缺氧、酸中毒。
心脏骤停后: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可指导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治疗。
总是进行动脉血气(ABG)检测——由于灌注不良,静脉血气值不可靠。
4. 乳酸酸中毒
脓毒症:乳酸趋势“可能”用于灌注监测。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癫痫发作或剧烈运动:乳酸值短暂飙升。更多关于乳酸的信息,请点击此处。
若乳酸值<2,则进行静脉血气(VBG)检测。
若预计乳酸值较高或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则进行动脉血气(ABG)检测。
5. 中毒/药物过量
水杨酸盐: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三环类抗抑郁药:酸中毒加重毒性——目标pH值>7.45。
使用静脉血气分析(VBG)观察趋势。
当需要精确的二氧化碳分压(pCO₂)和酸碱度时,使用动脉血气分析(ABG)。
6. 呼吸衰竭/插管计划
哮喘持续状态:追踪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肺炎:氧合/通气设置。
插管前使用静脉血气分析(VBG)观察趋势。
插管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需要精确的二氧化碳/氧气数据时,使用动脉血气分析(ABG)。
急诊医学智慧
“如果你的患者病情稳定,你只需要酸碱度指导——就使用静脉血气分析(VBG)。
如果你的患者病情危急——就使用动脉血气分析(ABG)。在最重要的时刻,不要依赖相关性来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