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H】中国多中心研究探索海曲泊帕或血小板生成素促进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

时间:2025-09-29 12:11: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血小板植入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血液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面临着血小板植入延迟(DPE)、植入功能不良(PGF)和出血风险的挑战,约5%-38%的患者在移植后60天内会出现血小板植入延迟或持续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与移植相关死亡率增加和长期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标准方案用于促进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和预防DPE,常见的治疗选择包括血小板输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海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调节下游生物学效应,可有效快速提高血小板计数并减少出血事件。

国内学者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海曲泊帕对比血小板生成素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通讯作者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和冯一梅教授。

1.jpg

研究设计&结果

研究设计: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海曲泊帕对比rhTPO在促进allo-HSCT后血小板植入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标准包括接受allo-HSCT的患者,年龄≥18岁,无性别限制,无重要器官的严重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包括严重口腔溃疡、胃肠道出血或意识障碍的患者,以及对TPO-RA过敏的患者。患者1:1:1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低剂量(2.5 mg/天)海曲泊帕、高剂量(5 mg/天)海曲泊帕和对照组(rhTPO 300 U/kg/天)。海曲泊帕从移植后第3天开始口服,直至血小板计数连续7天超过20000/μL且无需血小板输注;rhTPO组则从移植后第3天开始通过皮下注射给药,直至血小板植入。主要终点为血小板植入时间,次要终点包括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发生率、继发性血小板恢复失败(secondary failure of platelet recovery,SFPR)的发生率、移植期间的血小板输注需求、安全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海曲泊帕与rhTPO使用成本的比较。

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植入:海曲泊帕组的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天,对照组为15天(p=0.0022);低剂量和高剂量海曲泊帕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93)。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在海曲泊帕组为13天,对照组为15天(p=0.0001),两剂量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0.9682)。实验组进行组间分析,发现供受者的年龄、患者性别、移植物来源(骨髓细胞是否共移植)等基线因素对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植入无差异。

2.jpg

3.jpg

4.jpg

植入功能不良(PGF):海曲泊帕组的PGF发生率为5.04%,对照组为13.7%(p=0.027);低剂量和高剂量海曲泊帕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599)。

5.jpg

继发性血小板恢复失败(SFPR):各组之间SFPR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11/73、4/66、15/73,p=0.108)。

GVHD:急性GVHD(aGVHD;19/73、21/66、19/73,p=0.671)和慢性GVHD(cGVHD;12/73、15/66、13/73,p=0.775)的发生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包括两两对比也没有差异。

安全性: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海曲泊帕组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3% vs. 27.4%,p=0.006)。

成本比较:海曲泊帕组的平均成本为1632元,对照组为10270元(p<0.001),海曲泊帕组的血小板输注需求也显著减少(3U vs 4U,p=0.002)。

总结

海曲泊帕能够安全地加速allo-HSCT后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植入,降低PGF风险,减少输血依赖,并减轻经济负担。

低剂量海曲泊帕与高剂量具有相同的疗效,为改善移植结局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高的策略。

研究还发现,供者和受者的年龄、患者性别和移植来源等因素对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植入没有差异,可能是因为海曲泊帕弥合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差距,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来确认。

参考文献

Y. Feng, L. Wang, M. Ren, et al.,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trombopag Versus Thrombopoietin in Promoting Platelet Engraftment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25): 1–10, https://doi.org/10.1002/ajh.27746.

上一篇: 全球和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负担趋势 (19...

下一篇: Neurology:长期摄入低热量甜味剂...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