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阴茎疣状黄瘤一例
时间:2025-09-25 15:46: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01 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47岁,发现阴茎肿物2年余。患者自诉2月年前发现阴茎龟头处可见颗粒状突起,近月突起逐渐增大,呈外生乳头状,无明显疼痛感,遂来医院就诊。病程中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无肉眼血尿,其余病史无特殊。
专科检查
阴茎龟头可见外生乳头状物,类似菜花样外观,大小4cmx3cmx2cm。
大体检查
阴茎活检:灰白灰黄色不整形组织一堆,大小4cmx2cmx1cm。
镜下所见
低倍镜下肿物呈外生乳头状,疣状生长,表面被覆鳞状上皮伴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乳头间可见角质栓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突向下延伸,增宽,鳞状上皮细胞未见异型性,无核分裂象。真皮乳头层和上皮突之间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夹杂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泡沫样组织细胞呈多边形,胞浆透明或淡粉染,细胞核小、固缩深染。
低倍镜,肿瘤呈外生乳头状,疣状生长,上皮突向下延伸,增宽
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伴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
真皮乳头层和上皮突之间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黑色箭头)
泡沫样组织细胞呈多边形,胞浆透明或淡粉染,细胞核小、固缩深染。
免疫组化特征
CK5/6鳞状上皮(+),CK5/6泡沫样组织细胞(-)、p40鳞状上皮(+)、p16少部分鳞状上皮(+)、p53野生型、CD68泡沫样组织细胞(+)、CD15中性粒细胞(+)、Ki67鳞状上皮基底细胞(+)
CK5/6鳞状上皮(+)
P16少部分鳞状上皮(+)
CD68泡沫样组织细胞(+)
CD15中性粒细胞(+)
病理诊断
(阴茎活检)疣状黄瘤。
02 讨 论
1. 定义:
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 VX)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皮肤及黏膜的良性病变,以真皮乳头内见大量泡沫细胞为特征。
2.临床特征:
VX最常发生于口腔黏膜,少数发生于口腔外,例如头面部、四肢、生殖器等部位,其中口腔外最常见的部位是生殖器。国外一项研究回顾分析了24例生殖器疣状黄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其中男性22例,女性2例,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中位年龄62岁,病变部位为阴囊(20例)、阴茎(2例)、会阴部(2例)。生殖器VX临床表现为单发的淡红色至灰红色的乳头样,菜花样赘生物,部分带蒂;也可表现为黄色或灰红色的疣状斑块,可伴瘙痒,表面脱屑等。临床易误诊为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病毒感染性疾病,VX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疣状黄瘤皮损的真皮乳头可见大量含脂泡沫细胞,且少部分血脂升高,但多数患者并无系统性脂代谢异常,因此,VX的发生可能与局部损伤或炎症、免疫紊乱等因素相关,少数与HPV感染相关。
3.大体表现:
皮肤表面灰黄灰黄色乳头状物或息肉样突起,也可为皮肤扁平黄灰色,灰红色隆起(大体外观需与尖锐湿疣,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鉴别)。
4.组织学表现:
VX多表现为外生性病变,呈外生乳头状,疣状生长,乳头间折叠处可见角质栓。被覆表皮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部分角质层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棘层细胞增生,表皮钉突向真皮延伸,增宽。表皮细胞未明显异型性。真皮乳头内可见较多的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此特征是诊断疣状黄瘤的典型表现。泡沫样组织细胞呈多边形,胞浆富含脂质,细胞核小,固缩深染。
根据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可分为3型:A型:疣状-丘疹型,表现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皮突延长;B型:乳头状型,上皮明显乳头状增生、突起;C型:平坦型,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增生及皮突延长改变较轻。
5.免疫表型:
泡沫样组织细胞表达CD68、CD163,PAS胞质阳性,p16、CKpan、S100阴性。
6. 鉴别诊断:
1. 尖锐湿疣:好发于20-40岁的性活跃人群,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主要为6型及11型。大体呈乳头状、菜花状,或扁平状,镜下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表皮浅层可见挖空细胞,挖空细胞较正常细胞大,核大居中,可见双核细胞,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周胞质有空晕。
2. 传染性软疣: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具有自限性的传染性皮肤病。大体呈散在分布的米粒至绿豆大的皮肤隆起性半球形丘疹,其中央可有脐凹,能挤出乳酪样物。镜下表皮向真皮内呈分叶状或中央呈脐凹状的内生性生长的结节,边界清楚,棘层及颗粒层细胞变性,胞质内有卵圆形嗜酸性包涵体,取代核的位置,称为软疣小体,为传染性软疣特征性诊断结构。
3. 疣状癌:一种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特殊类型,大体肿瘤界限清楚,呈外生性生长、菜花状的白色或棕褐色的肿块,镜下显示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基底宽,圆钝,向下呈推挤式的生长,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可见明显的角化珠,胞浆丰富、嗜酸或透亮,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7.治疗及预后:
VX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目前较可靠的方法为手术完整切除病损,一般不复发。
*本文(包括图片)均为作者投稿, 仅供行业交流学习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符兴武,程大鹏,吕聪聪,等.生殖器疣状黄瘤16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J/OL].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8[2025-04-27]
[2] 王德望,龚金梅,彭丽红.外生殖器疣状黄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06):752-753.
[3] Wang G, Mochel MC, Randall MB, et al. Genital verruciform xanthoma: lessons from a contemporary multi-institutional series[J]. Histopathology, 2020, 77(5): 84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