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Urol:肾下极结石治疗选择,FURS 结石清除率更优,ESWL 成本效益更高

时间:2025-09-25 15:46: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肾结石根据其解剖位置和大小不同,治疗策略也各异。肾下极结石因其解剖位置特殊,石粒排出相对困难,治疗效果受限较多。欧洲泌尿学会(EAU)指南推荐,针对肾下极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和输尿管软镜(FURS)均为合适且可等量选择的初始治疗方式。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哪种方法更具优势?哪种更具成本效益?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将基于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PUrE研究),深入解析FURS与ESWL在治疗≤10毫米肾下极结石的效果、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经济学评价,助力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PUrE研究是一项涵盖不同结石大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针对≤10毫米的肾下极结石,分别将患者随机分配至FURS组(231人)及ESWL组(230人)。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12周内患者健康状态的面积下曲线(AUC),通过EQ-5D-5L问卷量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经济学评估以12个月内每获得一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增量成本为核心,全面反映两种治疗方法的成本效益。

图:研究流程图

试验数据显示,FURS组患者的12周健康状态AUC为0.807(标准差0.205),而ESWL组为0.826(标准差0.207),两组差异微小且无统计学显著(调整基线后差异0.024,95%CI-0.004至0.053)。这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在短期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当。然而,FURS在结石完全清除率上表现突出,达72%,远高于ESWL的36%。这意味着虽然生活质量相似,但FURS患者术后残留结石风险更低,可能影响长期复发率和后续治疗需求。

图:健康状况随时间变化图

为何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ESWL的非侵入性特点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有关,尽管结石清除率较低,但短期内对生活质量影响有限。而FURS虽然侵入性较强,但更彻底的结石清除带来长远受益,可能在随访更长时间内体现出优势。

经济分析显示,FURS相较ESWL的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高达£65,163,远超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设定的£20,000/QALY阈值,意味着在当前成本与效益权衡下,ESWL具有>99%的概率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 这主要源于FURS手术设备昂贵、操作和住院费用较高,而ESWL作为门诊操作,耗时短且费用低廉,经济负担显著减轻。对于医疗资源有限的环境,ESWL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综上,临床医生在选择≤10毫米肾下极结石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石特性以及预期治疗目标。虽然FURS在结石清除率上更优,但其较高的费用和手术负担使得ESWL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新型微创设备和更精确的影像技术可能进一步改变肾结石治疗格局,临床指南亦需动态调整。

原始出处

Wiseman O, Smith D, Starr K, et al. The PU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1: Clinical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flexible ureterorenoscopy and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for lower pole stones of ≤10 mm. Eur Urol. 2025;88(2):179-189. doi:10.1016/j.eururo.2025.02.002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上一篇: Eur Urol:泌尿系统肿瘤治疗负担深...

下一篇: Eur Urol:MRI引导前列腺癌筛查...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