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儿采用相对宽松禁食禁饮时长的麻醉效果
时间:2025-09-25 15:46: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论著】
本研究探讨对拟行急诊手术的患儿采用相对宽松禁食禁饮时长后的麻醉效果,同时观察患儿术前焦虑情况及家长围手术期的满意度,指导麻醉医师选择更为合适的急诊患儿禁食禁饮时长,在确保麻醉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患儿因长时间禁食禁饮引起的不良后果,促进术后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急诊手术患儿76例,根据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长不同分为禁食禁饮时长≥8 h组(A组,39例)、6 h≤禁食禁饮时长<8 h组(B组,37例)。纳入标准: ① 符合儿童急诊手术指征; ②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 ③ 入院前均进食了2种以上固体食物(即混合食物),包括青菜、蛋类、肉类、面条、饼干等。排除标准: ① 解剖结构异常,既往有食管、胃肠手术史,胃部气体过多影响胃部超声检查; ② 影响胃排空的胃肠部手术; ③ 有严重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所有患儿入手术室后使用胃超声检测评估胃内容物,空胃患儿采用常规麻醉诱导,饱胃患儿采用快速顺序麻醉诱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胃窦部横截面积(CSA)、胃容积体重比值(GV/W)、饱胃率、反流误吸率、患儿术前焦虑评分及家长满意度。
2 结 果
2.1 两组急诊手术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月龄、性别比、身高、体重、BMI、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2.2 两组急诊手术患儿CSA、GV/W比较
B组患儿CSA、GV/W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
2.3 两组急诊手术患儿饱胃率和反流误吸率比较
B组患儿的饱胃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反流误吸。见表3。
2.4 两组急诊手术患儿术前焦虑评分和家长满意度比较
B组患儿术前焦虑评分低于A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A组(P<0.05)。见表4、表5。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超声对急诊患儿胃窦部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查,发现缩短禁食时长患儿饱胃率有所增加,但通过调整麻醉管理方式,并未增加反流误吸率,且可明显降低患儿术前焦虑评分,提高围手术期家长满意度,从而减轻患儿因禁食禁饮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适及副作用,有利于患儿康复。
本研究A组患儿禁食禁饮时长超过8 h,仍然有10.26%的饱胃率,说明急诊患儿即使执行目前的禁食指南,仍存在较高的饱胃率。本研究B组患儿饱胃率增高,但麻醉医师调整麻醉方式后,未发生反流误吸及相关并发症,说明急诊患儿采取相对宽松的禁食禁饮时长结合胃超声定性、定量地评估,不会增加患儿反流误吸的发生。
本研究患儿禁食禁饮时长从超过8 h缩短至6~8 h,患儿的术前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家长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说明相对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长,可明显改善患儿及家属的围手术期感受,这也与目前临床提倡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相一致。
综上所述,急诊患儿术前通过使用胃窦部超声检查定性、定量地对胃内容物进行评估后,实施较为宽松的禁食禁饮方案,不会增加患儿反流误吸的发生,但可以显著降低患儿术前的焦虑程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有助于患儿围手术期的康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5,46(08):833-837 .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5042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