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幼儿屏幕依赖!研究发现:超2小时屏幕时间增加行为情绪风险,充足睡眠可“缓冲”

时间:2025-09-26 12:10: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电子屏幕已经成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研究显示,屏幕使用时间较长的儿童,其在行为和情绪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困难。通过使用“优势与困难问卷(SDQ)”评估,屏幕时间的增加与总分提升呈正相关,表明行为和情绪问题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情绪症状和行为问题的增加,如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攻击性行为等。

然而,过度的屏幕时间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近期,发表在World J Pediatr杂志的一项研究,针对3至6岁儿童的屏幕使用量及其对行为情绪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重点分析了睡眠时间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采用了横断面分析方法,纳入了1420名3-6岁儿童。数据采集包括屏幕时间(日均小时)和是否遵守每日不超过2小时的建议。行为情绪问题则通过家长填写的SDQ问卷得分进行评估。多变量线性和逻辑回归模型被用来分析屏幕时间与行为情绪问题之间的关联,并调整了潜在混淆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等。同时,睡眠时间作为潜在调节因素进行了检测,探讨了用睡眠时间替代屏幕时间对行为情绪的影响。

睡眠的关键调节作用

睡眠时间被发现显著调节了屏幕时间与行为情绪困扰的关系。具体来看,睡眠充足的儿童,即使屏幕时间较高,其行为情绪问题的表现也相对较轻。这说明,良好的睡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度屏幕时间带来的负面影响。替代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用睡眠时间替换屏幕时间,除了利于整体行为情绪状况的改善外,对利他行为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睡眠补充主要针对负面情绪和行为具有保护作用。

图:屏幕时间(每天30分钟)与睡眠时间相互替代对SDQ评分的影响

遵守屏幕时间建议的益处

在本研究中,遵守每日不超过2小时屏幕时间的儿童,其SDQ总分明显低于未遵守建议者,表明行为和情绪问题风险降低。此外,这部分儿童经历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几率也明显减少,进一步印证了合理控制屏幕使用时间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意义与临床启示

本研究清晰指出,过度屏幕时间是幼儿行为情绪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而良好的睡眠质量则能够缓解这一不良影响。对于临床医生、家长以及公共健康决策者而言,合理管理儿童的屏幕时间并促进充足睡眠,应当成为促进幼儿心理社会健康的重要策略。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家庭屏幕使用规则、鼓励户外活动以及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等。

原始出处

Iglesias-Vázquez, L., Garcidueñas-Fimbres, T.E., Gómez-Martínez, C. et al. Sleep duration moderates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in young children. World J Pediatr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63-x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上一篇: European Journal of ...

下一篇: 15岁女孩肚子里长出“一大团头发”,医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