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 | 高龄患者心脏压力影像检查后的决策:沟通、选择与生活质量的平衡
时间:2025-09-28 12:13: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持续攀升。非侵入性压力影像检查作为评估缺血性心脏症状的常用工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合并症和功能状态变化,这使得侵入性检测及随后的治疗方案风险增加,也使医疗决策更加复杂。如何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尊重老年患者的个体需求、充分考虑其生活质量和独立性,成为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采用定性方法,通过8个焦点小组访谈,深入了解75岁及以上、在过去12个月内接受过心脏压力影像检查的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的体验与态度。研究时间跨度为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地点为一所城市学术医院。焦点组讨论围绕三大主题:患者与医师在检查过程中的沟通、患者对医疗决策和结果的偏好、以及老年患者的功能和认知状态如何影响决策。通过持续比较法进行主题分析,直至主题饱和确定样本量。
结果发现,共纳入29名参与者,平均年龄79岁,女性占59%,其中28%患者的压力影像结果显示缺血。结果揭示,多数患者反映,医师很少主动讨论年龄相关的健康挑战及其可能对检测结果和后续治疗的影响,导致患者对结果产生焦虑和疑惑。患者强烈希望医师能提供更多时间和信息支持,帮助其做出知情选择。
表:关键主题及支持性引述汇总
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影响其在医疗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有些患者更倾向于依赖医师指引,而多数患者希望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照护者在支持和倡导患者利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患者普遍强调维持生活质量和独立性的重要性,超过单纯追求寿命延长。此类目标的个体差异较大,体现出个性化治疗需求。
本研究强调了在老年冠心病诊疗中,医师应结合全面的老年评估,主动探讨患者的个体需求和生活目标,以促进真正的共享决策。整合功能评估、认知状态及社会支持信息,不仅有助于风险评估,也可指导更符合患者价值观的治疗方案。未来应开发针对老年患者的专门交流指南和决策辅助工具,强化医患及照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由于研究在单一城市学术医院开展,样本量有限,结果的代表性和推广性存在一定限制。参与者多为愿意表达意见的个体,可能存在选择偏差。此外,研究未量化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具体影响,未来研究可结合定量指标进行深入探讨。
原始出处
Patel KK Eris T Pacheco CM, et al. Perspectives on Post–Stress Test Decision-Making and Preferred Outcomes Among Older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5;8(8):e2529033.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29033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