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血压,这些误区要避开

时间:2025-09-28 12:13: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卒中,作为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且致死率高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高血压是卒中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不仅会增加脑血管的风险,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还会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促进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卒中的发生。因此,对于卒中患者而言,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预防卒中复发、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许多卒中患者需要通过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来实现血压的稳定控制。然而,在实际的联合用药过程中,部分患者却因缺乏对疾病和药物的充分了解,存在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削弱降压治疗的效果,导致血压无法达到理想水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风险。

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血压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自行换用另外一种降压药

部分卒中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可能因感觉药效不明显、出现轻微副作用,或听闻他人使用某类降压药效果较好,便自行更换降压药物种类。这种做法存在显著风险:首先,不同类型的降压药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剂量要求差异极大,医生为患者选择药物时,会综合考虑其血压水平、卒中病情、肝肾功能、合并疾病等多方面因素,自行换药可能导致所选药物与患者个体情况不匹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其次,突然更换降压药可能打破体内原有的血压稳定状态,引发血压大幅波动,甚至可能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增加卒中复发或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概率;另外,部分降压药需遵循逐渐减量、替换的原则,直接停药换用新药可能导致原有药物的撤药反应,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二:盲目增加药物种类

一些患者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降压药种类越多,降压效果就越好。他们可能会自行增加药物的种类,或者在医生开具的处方之外自行添加其他降压药。但实际上,药物种类过多会带来诸多问题。一方面,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副作用,药物种类越多,这些副作用叠加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多种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协同的,也可能是拮抗的。协同作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而拮抗作用则可能减弱降压效果,使血压波动更大,难以稳定控制。

误区三:忽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患者却忽略了这一点,随意搭配药物。他们可能不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不清楚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危害。实际上,一些药物可能会增强或减弱其他药物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毒性反应。例如,某些降压药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如果与肝毒性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此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一步影响降压效果和药物安全性。

误区四:血压正常后自行减药或停药

当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部分患者会自行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或剂量,甚至完全停药。他们可能认为血压已经恢复正常,就没有必要继续服用降压药。然而,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血压的控制需要长期坚持,一旦自行调整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卒中复发的风险。此外,某些降压药除了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即使血压控制良好,这些药物也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等方式,对心脑血管系统起到长期的保护作用。

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血压的正确原则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个性化治疗

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制血压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并发症、肝肾功能、年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血压较高且需要长期稳定控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等)来长期维持血压的稳定。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扩张血管,维持血压的平稳,减少血压波动。

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血脂异常,医生可同时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还能通过抗炎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定期监测血压和身体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

定期监测血压和身体状况是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制血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详细记录每次的测量结果,包括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测量时间等信息。此外,还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其他变化,如是否有头晕、心悸、乏力、水肿等症状,并将这些情况一并记录下来。建议患者使用专门的健康记录本或手机应用程序来记录这些数据,以便更清晰地呈现给医生。在每次复诊时,患者应将这些记录完整地提供给医生,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降压效果平稳。

不可擅自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在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制血压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嘱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患者绝对不可擅自调整药物的种类或剂量。这是因为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药理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精心制定的。任何未经医生指导的调整都可能打破原有的治疗平衡,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如果患者自行减少药物剂量,可能会导致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卒中复发的风险。而自行增加药物剂量则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此外,不同药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擅自调整药物种类可能会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效果。

总结 

卒中患者联合用药控血压要谨慎,避开误区,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以达到安全有效的降压目的。药物在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身体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管理,卒中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高血压联盟(中国),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 32(07): 603-700.

[2]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 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6): 672-694.

上一篇: JAMA子刊 | 高龄患者心脏压力影像检...

下一篇: 从 Exomiser 到 Genomis...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