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应用指南:读懂身体的“预警信号”
时间:2025-09-28 12:14: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是在恶性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分泌或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情况的物质。它们不是确诊工具,而是像“临床侦探”一样,用得好能帮我们提前发现风险、监测治疗成效;用不好,就可能被假阳性和假阴性牵着走。
全球癌症负担沉重。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1929万,中国占23.7%;全球癌症死亡病例约996万,中国占30%。在这一背景下,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可根据其特性和相关癌种分为以下几类:
原发性肝癌: AFP(甲胎蛋白)是最重要的血清标志物,适用于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等高危人群的每6个月定期筛查。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对AFP阴性肝癌有补充价值。
消化系统肿瘤: CA19-9是胰腺癌最常用的标志物,但需注意Lewis阴性个体会出现假阴性。CEA(癌胚抗原)是广谱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中具有重要监测价值。CA72-4对胃癌的特异性相对较高。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常用CEA、CYFRA21-1和SCC-Ag,其中CEA在腺癌中更常见,CYFRA21-1为细胞角蛋白19片段,SCC-Ag与鳞癌分化密切相关。小细胞肺癌则首选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ProGRP(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生殖系统肿瘤: 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是前列腺癌最常用且首选的血清标志物。CA125与HE4是卵巢癌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两者结合形成的ROMA算法可用于附件肿物的风险分层。AFP、β-hCG和LDH是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
如何更好地应用肿瘤标志物?
正确理解阳性结果: TM升高≠癌症。轻度升高可能由非肿瘤性疾病引起,如月经期、妊娠、肝肾功能异常、胆道梗阻、炎症感染等。一次轻度升高意义不大,应结合复查趋势判断。
认识阴性结果的意义: TM正常不能排除癌症。早期肿瘤或不分泌相应蛋白的情况下,TM可能正常。因此,阴性结果不应成为放松警惕的理由。
联合检测提高准确性: 由于“一标多瘤,一瘤多标”的特性,合理选择2~3项灵敏度高、特异性互补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很有必要。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肿瘤诊断的效能,还能为组织类型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动态监测比单次检测更有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与肿瘤的治疗疗效、预后密切相关。治疗后应按半衰期下降至正常范围,不按期下降提示可能存在残留或进展。在化疗过程中,动态变化可用于早期判断治疗敏感性和及时调整方案。
区分筛查与监测: 不提倡对无症状人群进行肿瘤标志物普查,但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例如:AFP筛查原发性肝癌;PSA用于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筛查;高危型HPV筛查宫颈癌;CA125+超声用于50岁以上妇女卵巢癌筛查。
建立个体基线值: 对于患者个体来说,基线值比参考范围价值更高,应建立自身的基线参考值作为基础水平。监测过程中,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首次检测与复查间隔时间应根据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半衰期。
关注前沿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2020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全球首个前瞻性早癌筛查DETECT-A研究显示,多癌种肿标血液检测是标准筛查的有效补充手段。2022年,基于中国人群多癌种、多基因、前瞻性的PROMISE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筛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ETECT-A研究结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升高有助于NSLCL的诊断。《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推荐NSE和proGRP用于监测SCLC治疗疗效和复发监测。
理性看待,合理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诊疗管理中具有重要辅助价值,但不是诊断的唯一依据。解读结果时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并考虑动态变化趋势。合理、规范地使用肿瘤标志物,才能最大化其临床价值,避免误导和过度医疗。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对肿瘤标志物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质量管理.2018
2.Marrero JA, Kulik LM, Sirlin CB, et al.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23 practice guidance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Hepatology. 2023;77(3):1025-1045.
3.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Guidelines Insights: Hepatobiliary Cancers, Version 2.2023.
4.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2):103-116.
5.吴健民. 对肿瘤标志物的再认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