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 | 张剑教授解读:口服SERD药物如何攻克乳腺癌内分泌耐药难题
时间:2025-09-28 12:14: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耐药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近年来,新一代口服SERD药物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医悦汇】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分享新一代口服SERD药物TFX06的研究进展、临床价值以及与ADC药物的联合使用策略。 医悦汇:您在CSCO报告了新⼀代⼝服SERD药物TFX06⽚的II期研究,从注射剂升级为⼝服⽚剂,其临床价值是什么?治疗模式是否将发⽣根本性改变? 张剑教授:我们深知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过去,我们使用的肌肉注射药物氟维司群,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拮抗雌激素受体并下调其功能,但这种作用并不完全。如今,我们有了口服SERD药物,如本次会议报道的TFX06。这是一种能够完全拮抗并降解雌激素受体的口服SERD药物,能够针对ESR1突变患者实现完全抑制。与氟维司群相比,它不仅可能在疗效上进一步提升,解决耐药问题,还简化了治疗方式,从肌肉注射转变为口服给药,这对患者来说更加友好。因此,我们认为这不仅是靶向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药物吸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一个重大改变。口服SERD类药物有望超越氟维司群,成为解决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的关键,甚至在敏感患者中实现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无疑是未来值得期待的方向。 医悦汇:TFX06相⽐现有的SERD药物,在克服耐药机制或安全性⽅⾯,是否展现出了⼀些独特的潜⼒和优势?您对它的核⼼期待是什么? 张剑教授:本次报告的TFX06主要聚焦于150毫克剂量组的探索。在Ⅱ期研究中,我们共纳入了41例患者。结合Ⅰ期研究中150毫克剂量组的16例患者数据,总计有57例患者参与。在这57例患者中,整体有效患者约为6例。虽然有效率不算高,但这是内分泌治疗常见的特点。然而,该药物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表现良好,达到了5个月。 在进一步分析ESR1突变患者群体时,我们发现PFS有显著延长。这表明口服SERD类药物已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最近也在探索一些联合治疗方案。当然,我们也非常关注该药物的特性。部分口服SERD药物能够穿透血脑屏障,且在穿透后浓度升高,对部分脑转移患者有一定疗效。在本研究中,我们也观察到了类似现象。这表明本次Ⅱ期临床研究已达成目标。未来,我们将在更多领域、更深入的阶段开展相关探索。 医悦汇:新⼀代⼝服SERD和ADC药物在未来临床实践中会是怎样的关系?是针对不同联合治疗⼈群的“竞争”或“替代”关系,还是“强强联⼿”? 张剑教授:在面对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时,我们主要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即是在出现特定突变时,通过内分泌治疗的靶向精准解救治疗来解决问题。例如,在DESTINY-Breast06(DB06)研究中,针对CDK4/6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使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口服SERD类药物和ADC之间是完全竞争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两者的使用顺序来探索哪种方案更有效。未来,我们会开展相关研究进行探索。目前来看,即使经过口服SERD类药物治疗后,ADC的疗效依然存在。 在ADC治疗后,如果患者存在ESR1突变,后续使用口服SERD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也显示出部分疗效。因此,两者并不完全冲突。正如前面提到的,联合治疗方式在未来也非常重要。目前,ADC和口服SERD类药物的联合治疗已经开展了Ⅰ期临床研究。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