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这种“肺炎”要警惕,它是一种原发肺部的少见恶性肿瘤

时间:2025-09-28 12:15: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有时候检查发现的肺部阴影看着并没什么恶性影像特征,常见的血管征、胸膜凹陷、收缩力、膨胀性或轮廓与边界清等都不显著或不典型,但确实又随访也无好转,这时候要注考虑到有种疾病——粘膜相关淋巴结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这样的病例,看看临床上如何来判断与考虑这种相对少见的原发于肺部的淋巴瘤。

病史信息:

主  诉:检查发现肺部阴影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行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下舌段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平日无明显症状,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头晕头痛骨痛等不适,未予治疗。2025-07-29日再次于当地医院查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提示:左肺上叶斜裂旁部分实性结节,较前大致相仿。现患者未见明显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拟“肺部阴影”收入我科。  患者起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胃纳可,睡眠安,二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影像展示与分析:

图片

病灶开始出现,左上叶舌段散而斑点状的阴影,轮廓与边界欠清。

图片

贴着叶间裂,密度不纯,整体轮廓还行,但瘤肺边界欠清晰。

图片

边缘不平毛糙,瘤肺边界欠清,灶内密度不均,缺乏聚拢性与膨胀性。

图片

但叶间裂略有点向病灶侧,牵拉力强是不强的。但这样显然与普通急性炎症是不符合的,若是急性炎症伴水肿,一般叶间裂处要平整一些。

图片

实性为主,边缘毛糙不平。

图片

病灶叶间裂处密度较高,边缘毛糙不平。

图片

上面图像上只表现为叶间裂增厚的样子。

图片

叶间裂处增厚,已经不是结节状的了。

临床考虑:

结友来找我看时,我觉得从影像上看这个病灶不像恶性,但随访一年持续存在,没有任何吸收好转,而且叶间裂稍偏高病灶侧,这与普通炎症肯定是不符合的。而若这病灶真的是恶性,紧贴叶间裂且此侧密度甚高,那是有侵犯胸膜的风险,可能导致肿瘤种植转移的可能性的。手术的话此灶在边缘,能够局部楔形切除的可能性大。所以我与结友沟通时认为,大约有六到七成左右的可能是恶性,并非肯定是肺癌,但手术要做,切了明确更为稳妥。

最后结果:

结友听从建议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由叶建明主刀进行微创手术切除:

图片

镜下见病灶处质略硬,有点鼓鼓的,胸膜略受影响。

图片

切下后见病灶处有点韧的感觉,边缘与轮廓较为清楚。

图片

剖面略灰黄,感觉有点湿润,整体界限还是较为清楚的。

图片

术中快速切片示区域淋巴组织增生活跃,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周围肺泡上皮略增生。

图片

常规病理示:紧贴肺膜可见部分区域淋巴组织增生活跃,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可见淋巴上皮病变,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

既往病例复习:

我第一次见识这个疾病是4年前在金华市人民医院工作时碰到的一个病例,当时这位患者查出病灶后前前后后看了许多影像科与胸外科、呼吸科的医生,她告诉我只有一位影像医生告诉她这个病灶是恶性的,其他的医生都认为是炎性,或者是良性的。也曾经在省内极著名的三甲医院挂肺结节多学科会诊(MDT)的号,花了800块钱,但据患者自己表述,感受并不好,一是没看几分钟;二是会诊时虽然坐着不同科室的许多专家,但有的不停的在刷手机,给人感觉不用心;三是结论没有什么特别,仍然认为是良性的,问后续怎么处理,也只说定期复查。一年多一基本是每3个月左右查一次,每次复查都心情忐忑,可复查后往往又是“与前相仿”,让继续随访。这成了压在她心头的一块心病,一年来总是处在焦虑彷徨之中(点击阅读:罕见病例(2021.7.19):这是个省级医院“多堂会审(MDT)”也误判的病例!)。后来来找我的时候,其实我也不能确定这病灶是恶性的,但我认为一年多来没有吸收好转,位置又在边上,切了化验明确更为稳妥,只随访感觉不放心,也可能有一定风险。所以建议她接受了手术。

图片

病灶位于右上叶肺尖,密度高,边缘区略糊,瘤肺界限欠清晰。

图片

切下来的标本看上去与今天这例其实挺像的,也有点水汪汪的感觉,摸上去质较韧,不是平常肺癌那么硬。

图片

剖面也是与今天的类似,略显灰白,且感觉有点湿润。

图片

病理结果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性非霍奇杰淋巴瘤。

在2021年这个病例手术前几天,在某专业群里有人分享过一个病例:

图片

右肺中叶这样一个病灶,有同道发在群里给大家看,因为同道也觉得意外。我发言说这总是炎性的吧!但术中快速切片是淋巴瘤!!后来又反馈了石蜡病理:

图片

病理确诊是:淋巴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

感悟:

从上述三个病例中,我们来看看这个疾病的影像上表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认为:(1)密度:都是混合磨玻璃密度,但实性部分密度高,磨玻璃部分密度较淡,而且实性成分不太致密,不是很实的那种;(2)边缘:病灶的边缘不光滑,显得毛糙,但瘤肺界限欠清晰,看上去像炎性水肿的样子,不过总体轮廓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清楚的,就是说局限于某一区域内;(3)整体:整体上看病灶缺乏膨胀性,也无强收缩力,对周围结构的影响不明显;(4)随访:此点最重要,随访持续存在,无任何吸收好转。总结起来我的想法是:影像表现像炎症性但却随访持续存在无吸收好转的混合密度阴影!它没法用常见的恶性影像特征来套。

延伸阅读:

查找文献发现,原发于肺部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属于惰性淋巴瘤,CT表现多样性,实变型最常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肺实质实变影,呈斑片状或团块状,密度均匀,边界模糊。也可有支气管充气征,在实变内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影,呈现“支气管充气征”或“CT血管造影征”。少数病例表现为磨玻璃样结节或斑片影,类似肺炎。部分病例累及双肺,影像学呈现多发性病灶。偶见胸腔积液,多为单侧少量渗出液。在PET-CT上,由于MALT代谢活性通常较低,SUV值较其他淋巴瘤亚型更低,有助于与肺癌鉴别。临床上,症状隐匿,约50%患者无症状,通过体检发现,如果有症状的,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偶有胸痛、低热或体重下降。少数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或慢性感染史。病程整体进展缓慢,确诊前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易误诊为肺炎或结核,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总体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属低度恶性肿瘤。其中局限性病变(I/II期)预后优于广泛性病变。此病对放疗敏感,局部控制率较高;化疗方案(如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改善进展期患者生存,若合并慢性肺病或免疫缺陷者预后较差。

上一篇: Cell Metabolism:华中科技...

下一篇: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教授,最新Scie...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