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午后锻炼,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猝死概率低
时间:2025-09-25 15:39: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晨光熹微,不少人选择以一场晨跑开启新的一天。
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早晨锻炼不仅能提升新陈代谢效率,带来更加理想的燃脂效果,还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和中风风险,似乎是运动的最佳“性价比”时段。
然而,晨间真的是最好的运动时间吗?
近期,由中国科学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近9万名参与者的活动数据,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为“最佳运动时间”的话题打开了新视角。
——午后锻炼,或许更能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但这项研究,借助动捕设备记录7天中不同时间段中等至剧烈体育活动(MVPA),科学分析了身体对锻炼的时间响应。
研究人员将锻炼时间划分为三个区间:5:00-11:00的早晨、11:00-17:00的中午-下午,以及17:00-24:00的晚上,并比较各时段锻炼对心血管疾病和猝死风险的影响。
数据显示,相较于早晨或晚间锻炼,中午至下午的体育活动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猝死风险更具优势。
科学家们追踪了运动后参与者的心血管反应,发现这与人体昼夜节律下不同时间心脏代谢状态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人体迷走神经负责调节心脏节奏和恢复能力,在早晨处于相对“疲软”的状态,恢复能力较差。
而关键血压调节激素儿茶酚胺的分泌峰值则出现在早晚9点左右,使得早晨和晚上心血管压力负担较重。
相比之下,约17:00进行运动时,参与者的收缩压恢复速度明显优于清晨,心脏更快恢复到平稳状态。
这项研究提示,我们身体的内在“生物钟”对运动效果有着深远影响。
下午锻炼时,心脏能更好地承受运动压力,并能更快速地修复,降低疾病风险。
这不仅挑战了“早晨最健康”的常见认知,也赋予大家更灵活的健身时间选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早起运动就失去了价值。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保持运动的持续性和规律性,才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不过,如果你刚好能安排一段中午或下午的时间,不妨试试在这个“黄金时段”运动,或许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DOI: 10.1038/s41467-023-36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