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超声护理应用困境!Nursing in Critical Care:我国83%护士为女性,儿科/外科护士知识、实践得分显著偏低

时间:2025-09-25 15:44: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重症监护超声作为一种床旁实时无创影像检查技术,能够快速全面地可视化评估危重患者病情,有助于提升临床决策的准确性,近年来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有望成为护士评估和操作的重要辅助工具。尽管国内外多项研究已证实超声辅助护理评估能改善患者结局并提升护理质量,但目前超声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仍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中国,关于重症监护超声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报告较少,现有文献多集中于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或培训体系建设,缺乏对护士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的系统调查。因此,本研究基于知识-态度-实践模型,首次在中国西南地区开展横断面调查,旨在全面评估ICU护士对重症监护超声的知识掌握程度、态度倾向及实践行为,为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和推动该技术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设计,于2023年4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通过便利抽样法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六家医院的ICU护士中进行数据收集。样本量根据Kendell原则确定,以问卷项目数36为基础,考虑10%–20的失访率,最终确定至少需要396名参与者,实际共回收438份问卷,剔除信息缺失超过30%的36份后,获得有效问卷404份。所有参与者均需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且在ICU工作满一年以上,排除进修护士、实习生和护理学生。问卷通过在线链接发放,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涵盖性别、年龄、学历、ICU工作年限、职称、ICU类型和护理对象等;第二部分为基于文献回顾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制定的知识、态度与实践评估量表,该量表共29个条目,其中知识维度7项、态度维度15项、实践维度7项,所有条目均采用5级Likert评分,从1分(非常不清楚/不同意)到5分(非常清楚/同意),得分越高代表知识水平越高、态度越积极、实践行为越好。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6和0.869,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95,表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图形分析后,对近似正态分布的变量使用t检验和ANOVA,非正态分布变量使用非参数检验,变量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著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ICU护士以女性为主(83.2%),年龄多在30岁以下(52.5%),学历以本科为主(77.7%),ICU工作年限以5–10年居多(41.6%),职称以初级护士为主(53.5%),所在ICU类型以综合ICU最多(55.0%),护理对象以儿童为主(79.7%),绝大多数来自三级甲等医院(95.0%)。在知识、态度与实践总分方面,64.4%的护士处于中等水平(87–116分),27.2%达到优秀水平(≥116分)。各维度得分分布显示,知识维度中70.8%的护士得分不及格(<21分),仅3.0%达到优秀;态度维度中49.5%的护士态度积极(≥60分),49.0%为中等水平;实践维度中22.8%的护士实践能力较差(<21分),38.1%达到优秀。进一步分析各条目得分发现,知识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是否知晓重症监护超声可提升护理操作效率”(3.82±0.889)和“是否知晓超声可应用于护理领域”(3.71±0.863),而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是否知晓如何解读超声数值”(1.62±0.710)和“是否知晓如何解读超声图像”(1.65±0.676);态度维度中护士普遍认同“掌握超声技术能更好保障医疗安全”和“超声是重症护理专业发展方向”,但也担忧“使用超声会增加工作负担”和“掌握超声技术难度大”;实践维度中护士在“关注超声应用范围”和“学习超声理论知识”方面得分较高,但在“接受过相关培训”和“刻意练习使用超声设备”方面得分较低。

表1 ICU护士的一般信息(n=404)

单因素分析表明,护理对象在知识、态度、实践及总分方面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ICU类型对知识维度有显著影响(p=0.029),学历对实践维度有显著影响(p=0.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与综合ICU相比,外科ICU护士在知识、态度和总分上均显著偏低(β=–0.239至–0.189,p<0.05);与成人患者相比,护理儿童对象的护士在知识、态度和总分上也显著偏低(β=–0.341至–0.233,p<0.01);而护理成人与儿童混合对象的护士在实践维度(β=0.285,p<0.01)和总分(β=0.182,p<0.05)上均优于仅护理成人的护士。相关分析显示,知识、态度与实践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3–0.434,p<0.01),表明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态度的改善和实践的推进。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ICU护士对重症监护超声普遍持积极态度,认可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方面的潜力,但知识掌握程度普遍不足,实践应用也存在明显缺口,尤其在图像解读和操作标准方面表现较差。外科ICU和儿科护理对象的护士在知识、态度和实践方面相对薄弱,提示需针对不同科室和护理人群开展差异化培训。建议医院和护理教育者通过开展短期在线课程、加强图像解读训练、推广便携超声设备及远程AI辅助培训等方式,提升护士的超声应用能力,同时优化工作流程、设立超声护士岗位,以减轻护士工作负担,促进重症监护超声在临床中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应用。未来研究可结合纵向设计和质性方法,进一步探讨培训干预的长期效果及护士在实践中的真实体验。

原始出处:

Yang, L., Lei, L., Zhang, S., Zhang, X., & Xu, M. (2025).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Regarding 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outhwestern China.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30, e70170. https://doi.org/10.1111/nicc.70170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上一篇: 多地儿科门诊爆满!支原体肺炎进入高发季,...

下一篇: 19岁女生输注头孢后去世,卫健委已介入!...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