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ing in Critical Care:新生儿护士在机械通气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5-09-26 12:1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机械通气是一项挽救生命的重要干预措施,尤其对于无法自主呼吸的新生儿而言,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预后,在这一过程中,新生儿护士作为持续床旁照护的主要提供者,承担着监测呼吸状态、调整通气参数、评估患儿反应以及参与撤机决策等多重职责,然而尽管护士在机械通气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在一些核心决策环节尤其是拔管和撤机方面的自主权却往往受限,这种角色界定不清以及专业自主性不足的状况,可能影响机械通气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进而对新生儿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现有文献多聚焦于医生主导的协议,而对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角色、决策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缺乏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南非等资源相对有限的医疗环境中,相关研究更为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描述南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护士在机械通气管理中的具体角色,并探讨其自主性与决策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定量描述性调查设计,于2018年在南非豪登省两家大学附属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混合新生儿儿科单元以及心胸单元展开,研究对象为在这些单元工作满6个月及以上的108名专业护士,采用普查抽样方法邀请所有符合条件者参与,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0份,应答率为83.3%,数据收集工具为经过信效度检验的“机械通气与撤机角色与责任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34个封闭式问题,涵盖人口学信息、关键通气决策参与情况、自主性与影响力感知以及通气管理教育等多个维度,问卷在专家评估后进行小幅调整以适应本地语境,例如将“实习医生”改为“医疗官员”,将“滴定”改为“调整”,数据通过STATA 15.0软件进行描述性与推理性统计分析,分类变量以频数与百分比描述,连续变量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与四分位距表示,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护士自主性、影响力与独立决策之间的关联,并以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表示关联强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护士中以30至3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35.6%),近半数(45.6%)持有本科文凭,拥有危重护理或儿童新生儿护理专业后基础资格的护士比例分别为25.6%和13.3%,大多数护士(40.0%)具有少于4年的ICU工作经验,且54.4%的受访者在纯新生儿ICU工作,护士与患者比例方面,接受有创通气的患儿中56.7%为1:2配置,无创通气中则为35.6%,这反映出护士在承担高 acuity 患儿照护时面临较大工作压力,尤其在经验不足的护士中可能增加职业倦怠与错误风险。

在关键通气决策的职责分配方面,医生与护士的协作是主流模式,90%的护士参与患者评估与通气参数调整,85.6%参与评估撤机准备,80%参与识别撤机失败,但在拔管决策中,护士的参与度显著较低(45.6%),而医生单独决策的比例达54.4%,表明护士在通气管理的终端环节仍缺乏话语权。从护士层级来看,所有层级的护士均广泛参与各项决策,尤其在判断撤机失败(65.6%)、撤机准备(58.9%)、撤机方法(57.8%)和初始通气设置(54.4%)方面,而高级护士单独负责的比例多在30%至43%之间,提示决策责任在团队内部分散。

图1 关键通气决策中的跨专业职责,以医生单独、护士单独及医护协作三种角色所占百分比分布形式呈现,数据突出显示了协作决策的主导地位

在护士独立调整的通气参数中,氧浓度(FiO₂)是最高频的项目,增氧与降氧操作中独立完成的比例分别为73.3%和70%,而呼吸频率、压力支持、模式切换等参数调整频率较低,特别是呼气末正压(PEEP)的调整,增降操作独立完成比例均不足8%,显示出护士在涉及更复杂生理调节的参数上自主权有限。

关于通气协议与自动化模式,仅36.7%的ICU拥有机械通气管理协议,37.8%有无创通气协议,且其中仅约四成包含撤机失败或撤机相关内容,自动化通气模式的普及率也较低,76.7%的护士未接触过容量辅助控制模式,68.9%未使用时间循环压力限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这可能限制了标准化管理流程的实施。护士对自身在通气决策中的自主性与影响力的感知评分中位数均为6分(满分10),处于中等水平,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自主性评分每增加1分,独立决策的几率增加55%(OR=1.55, 95%CI:1.22–1.97, p<0.001),影响力评分每增加1分,独立决策的几率增加86%(OR=1.86, 95%CI:1.40–2.47, p<0.001),表明感知自主性与影响力越高,护士越倾向于独立作出通气相关决策。在教育方面,80%的护士表示在入职培训中未接受通气管理教育,70%表示缺乏持续专业发展机会,这与其学历背景(43.3%为本科文凭)相结合,凸显出专业培训的严重不足。

图2 使用视觉模拟量表测量的护士在机械通气决策中的感知自主性,范围从1(无自主性)到10(完全自主性),中位数为6表明感知自主性中等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南非新生儿护士在机械通气管理中的积极参与与现存挑战,尽管护士在多数通气环节中与医生协作密切,但其在拔管等关键决策中的自主权仍显不足,且通气协议与自动化模式应用不普及,专业教育缺失,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护士角色的充分发挥。研究结果强调需要通过加强结构化教育、制定标准化协议、优化人员配置以及促进跨学科协作来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与决策信心,特别是在经验不足的护士中实施导师制与预培训计划尤为重要,此外,恢复或发展专业护士培训路径以增加具备后基础资格的护士比例,也是提升整体照护质量的关键,最终,通过赋能护士,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安全与管理效率,改善患儿临床结局。

原始出处:

Klaas, N., & Matlhola, T. (2025). The Role of Neonatal Nurse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anagement.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30, e70150. https://doi.org/10.1111/nicc.70150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

上一篇: 脱水性遗传性口型红细胞增多症最初“误诊”...

下一篇: 警惕!皮肤出现这一特征,强烈提示川崎病风...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