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速递 | 癫痫共病睡眠障碍如何规范诊疗?
时间:2025-09-28 12:12: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论坛导读:睡眠障碍在癫痫患者中常见,且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而睡眠障碍改善后,癫痫的发作频率也得到了控制。睡眠与癫痫联系密切,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说“sleep is similar to epilepsy, in some way epilepsy is to sleep”。睡眠分为快动眼睡眠期(REM)和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后者进一步分为N1~4期。NMREM期睡眠可引起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IED),且随睡眠深度的增加,尖波发放频率增加,并在REM期减低。78%的额叶癫痫与睡眠有关,而颞叶癫痫中仅占20%,心因性非癫痫发作一般不在睡眠中出现,可助于鉴别。治疗上,针对失眠、嗜睡等可采用药物调整、松弛治疗、生物反馈、刺激控制法等。因昼夜节律障碍可能在癫痫发作和睡眠障碍中起共同作用,因为通过强光、运动提高警觉性、给予褪黑素治疗调整睡眠周期可能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
睡眠障碍是癫痫患者常见的共患病之一,癫痫与睡眠障碍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共患会加重癫痫发作和焦虑抑郁症状,对于癫痫患儿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临床中应予以重视。大约 40%~50% 的癫痫患者会经历某种形式的睡眠障碍,癫痫患者患睡眠障碍的可能性是普通人 群的 2~3 倍,研究报告癫痫共病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差异很大,具体取决于研究人群和所采取研究方法。常见的癫痫共病睡眠障碍包括失眠、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和其他睡眠障碍等。失眠(insomnia)与普通人群相比,癫痫共病失眠患病率更高,并且与癫痫发作频率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关。癫痫患者失眠共患率文献报道不一,约 28.9%~74.4%。癫痫患者浅睡期延长,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r 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时间缩短,REM 睡眠潜伏期延长。癫痫患者夜间觉醒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周期转换频率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癫痫患者N1、N2期延长,N3、N4期减少,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REM 睡眠期减少、睡眠周期时间缩短、睡眠效率降低、睡眠纺锤波密度降低;且其睡眠觉醒指数、不对称性纺锤波出现率及睡眠片段化升高。部分性癫痫发作可加重睡眠结构异常和白天嗜睡程度。癫痫对睡眠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复杂,受癫痫的类型、发作起源部位、一天中癫痫发作的时间及使用的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种类等因素影响。癫痫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结构与正常生物节律易受癫痫发作异常放电影响,导致患者日间思睡、疲乏无力、认知功能障碍及行为异常。同时,睡眠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癫痫发作的频率,形成恶性循环。睡眠障碍患者罹患癫痫的风险明显增高,失眠、OSA 和不宁腿综合征等睡眠障碍引起睡眠质和量下降类似于实验性睡眠剥夺,容易引发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节律可能与皮质醇的节律息息相关,睡眠障碍所导致的皮质醇节律改变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频率。睡眠障碍诱发癫痫的可能机制还与促发大脑神经炎症反应有关。癫痫发作后,外周与颅内免疫细胞活化,产生炎症因子、补体、前列腺素,促进脑内单核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小胶 质细胞活化、炎症介质生成,导致神经退行性改变。失眠、OSA、日间嗜睡等可作为二次炎症打击,增加癫痫发作频率、加重神经元丢失。
癫痫和睡眠障碍均是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两者经常共存,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疾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国抗癫痫协会组织国内从事癫痫与睡眠研究的部分专家针对癫痫共病睡眠障碍形成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共识,以指导临床。
癫痫共病睡眠障碍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更高,更易合并焦虑、抑郁、记忆和执行功能受损,生活质量更差。儿童癫痫患者多见日间思睡、睡眠呼吸障碍及行为问题。颞叶癫痫患者易出现高频率的发作性中枢性呼吸暂停(ictal central apnea,ICA),惊厥后中枢性呼吸暂停(postconvulsive central apnea,PCCA)比 ICA 少见,仅 18% 的全面性癫痫患者会出现 PCCA,PCCA 是发生癫痫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的警 示性临床表现,比 ICA 更危险。
癫痫共病睡眠障碍诊治中癫痫诊断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23 修订版)》。睡眠障碍的诊断可参考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third edition,ICSD-3)。儿童睡眠障碍首先需要满足睡眠障碍的总体诊断标准,还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如儿童睡眠时间与睡眠模式可因年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性,以及年幼儿童需要目击者转述等特点。
癫痫和睡眠障碍的症状可能存在重叠,与睡眠相关的癫痫包括: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限性癫痫、癫痫性脑病伴睡眠期棘慢波激活、Lennox-Gastaut综合征、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癫痫应与各种类似癫痫发作的睡眠障碍鉴别。睡眠期间的动作或行为,包括睡眠呼吸紊乱、PLMs、异态睡眠等应与睡眠相关癫痫鉴别。睡 眠中发作的额叶癫痫属于局灶性癫痫,其发作具有高度刻板性、短暂性、夜间频繁或聚集性发作,需要与非快速动眼期(NREM)异态睡眠(睡行、睡惊 与意识模糊性觉醒等)与 REM 异态睡眠(如梦魇、睡眠瘫痪及 RBD)进行鉴别。此外,发作性睡病的猝倒应与失张力发作、晕厥、前庭疾病、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和姿势性张力缺失进行鉴别,详细的病史即可明确区分,必要时 VEEG 和 PSG 协助诊断。
癫痫共病睡眠障碍时,特别是失眠患者常伴有焦虑与抑郁,选用抗癫痫发作药物时注意避免选用有可能加重抑郁的药物(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巴比妥类、氨己烯酸、唑尼沙胺等)及有可能加重焦虑与失眠药物(拉莫三嗪)。同时在治疗失眠时应兼顾抗抑郁与抗焦虑的治疗。多种抗抑郁药物可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癫痫患者应慎用如氯米帕明、安非他酮、阿莫沙平、马普替林等药物。
CBT-I 治疗方法为癫痫共病失眠患者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睡眠困难的癫痫患者表现出长期存在影响睡眠的不良行为:如偏好夜间活动、入睡时间延迟、潜在的对睡眠担忧等。在经过 CBT-I 治疗 后,癫痫患者在睡眠质量、睡眠卫生行为和对睡眠的不正确信念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但应注意过度的睡眠限制应用会造成睡眠剥夺进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专家共识意见1:癫痫共病睡眠障碍比较常见,癫痫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是复杂的,睡眠障碍对癫痫发作影响较大,应予以关注与及时恰当干预。
专家共识意见2:癫痫患者共病睡眠障碍时,推荐在熟悉病史与记录睡眠日记基础上,根据不同睡眠障碍情况选用相应量表,推荐结合视频脑电图与多导睡眠监测进行全面评估。
专家共识意见3:癫痫共病睡眠障碍时对于睡眠障碍诊断标准建议采用 ICSD-3。夜间发作的癫痫与睡眠障碍鉴 别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VEEG 及 PSG 等特征综合分析。
专家共识意见1:对于癫痫共病睡眠障碍的患者,选择 ASMs 应兼顾两种疾病的治疗。对癫痫共病各种睡眠障碍采用针对的治疗措施。
专家共识意见1: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推荐睡眠卫生教育与CBT-I 治疗,在 CBT-I 疗效不足时,物理疗法作为辅助措施。癫痫共病 OSA,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C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