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 Pediatr:儿童不明原因疲劳别忽视!维生素D缺乏或为可逆诱因,补充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
时间:2025-09-25 15:44: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儿童在儿科及初级医疗机构中常见非特异性主诉,如持续疲劳、精力不足或整体不适。这些症状常被归因于心理压力、睡眠紊乱或行为问题。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营养因素,特别是维生素D不足,可能是儿童疲劳的一个被忽视但可逆的原因。全球范围内,维生素D缺乏十分普遍,尤其是在阳光照射受限或膳食摄入不足的儿童中。尽管维生素D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但在高纬度地区居住、生活方式限制阳光暴露或皮肤色素较深的儿童中,低维生素D血症仍常被忽视。对于不明原因疲劳的儿童,临床医生可能错过诊断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机会,从而通过简单的干预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儿童疲劳的多因素病因及维生素D的作用
儿童疲劳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包括缺铁、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感染、心理困扰及睡眠障碍等。若初步检查未发现异常,且心理社会因素难以解释症状,则评估维生素D状态是一种合理且经济有效的策略。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因素包括深色皮肤、室内生活方式、高体重指数以及不摄入强化食品或乳制品的饮食习惯。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缺乏可能无明显骨骼表现,如佝偻病,尤其在亚临床或功能性缺乏状态中更为常见。部分临床医生因疲劳症状非特异性及缺乏统一的25羟维生素D[25(OH)D]正常阈值标准,对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持保留态度。此外,过度医疗和忽视心理社会因素的担忧亦存在。美国国家健康调查显示,超过60%的青少年维生素D水平不足,少数族裔和城市青少年受影响更为严重。许多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疾病,提示疲劳等功能性表现可能是慢性缺乏的被低估的结果。
维生素D除了在钙磷稳态及骨骼矿化中的作用外,近年来研究揭示其对肌肉功能、免疫调节和神经系统均有广泛影响。人体骨骼肌细胞表达维生素D受体(VDR),受体激活后调控基因转录、线粒体功能、钙离子摄取及肌纤维完整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肌肉收缩力和恢复能力受损,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耐力降低及全身疲劳,尤其对肌肉和神经运动系统仍在发育的儿童影响更大。此外,维生素D调节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这两者均被认为是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机制。动物研究亦表明维生素D影响多巴胺和血清素通路,提示缺乏可能改变中枢疲劳感知。维生素D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揭示其在中枢疲劳和情绪障碍中的潜在作用。维生素D还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可能通过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加剧疲劳。其免疫调节作用支持维生素D在缓解神经精神症状中的潜力。
研究人员通过Google Scholar和PubMed系统检索2012年至2024年间英文文献,关键词包括“vitamin D”、“fatigue”、“children”、“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和“randomized trial”。筛选出与儿童疲劳及肌肉骨骼疼痛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综述文章,并结合部分成人研究。共纳入九项研究,包括五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其中包括两项RCT、一项前瞻性研究、一项横断面观察研究及一项系统综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界定标准不一,通常在20至30 ng/mL之间,显示缺乏定义尚无统一标准。
研究结果
Vehapoglu等(2015年)发现对患有生长痛的儿童给予单次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后,血清25(OH)D显著升高,疼痛及疲劳症状明显改善。Zhang等(2020年)的中国北方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治疗性及补充性维生素D摄入以及增加户外活动均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及疲劳减轻相关。
两项RCT(Dougherty等2020年、Hogberg等2012年)证实维生素D补充改善了疲劳及生活质量。系统综述指出研究设计和结果存在异质性,但总体支持维生素D对疲劳及情绪症状有益。 成人相关研究也支持维生素D在多发性硬化、自觉疲劳等中的积极作用,表明其对疲劳的调节作用可能跨年龄层普遍存在。
综上,当前证据表明,维生素D补充可能有助于改善确诊缺乏儿童的疲劳症状,尤其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效果更为显著。部分观察性研究结果尚不一致,可能受限于样本量不足、缺乏对照及选择偏倚。缺乏统一的缺乏定义标准和研究设计的多样性限制了结果的直接比较和推广。维生素D的肌肉功能支持、免疫调节作用及对神经递质通路的影响,提供了其缓解疲劳的合理生物学机制。
此外,维生素D状态与肌肉力量、运动能力及学业表现均存在相关性,户外活动和维生素D强化食品的摄入是预防缺乏的重要措施。频繁呼吸道感染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低,补充后症状改善,也间接支持维生素D与疲劳的关联。 2024年内分泌学会最新指南推荐对有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维生素D补充,即使无骨病放射学或生化证据,以预防缺乏及其非骨骼相关后果。血清25(OH)D检测费用低,创伤小,补充胆钙化醇安全耐受性好,对于无明确原因的持续疲劳,维生素D治疗试验既有诊断意义也具治疗价值。
原始出处
Devulapalli CS.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fatigue in children: an overlooked but modifiable factor?. World J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 2025. doi:10.1007/s12519-025-00970-y
本文相关学术信息由梅斯医学提供,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留言给我们。